民建武汉市委员会
201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国家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创新中心。两年来,全市广大技术工作者都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加强;二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产学研合作迈出新步伐,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初具规模;三是技术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政策持续优化,科技投入支撑条件得到改善,创新人才建设步伐加快,人才聚焦效应初步显现。
目前,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虽然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仍未确立。一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目前在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中仅有1/3的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这一比重只有1%—2%,非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为零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根据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武汉市开展R&D活动的工业企业391个,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4%。三是企业的技术研发各自为阵。一方面,由于产学研在事实上的脱节,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仍是独立进行技术开发,导致技术集成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末端,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激烈,较少研发投入,其研发活动大多处于技术模仿、产品外观改进等低端环节。
二、创新资源配置仍不合理。近些年,武汉每年的科研成果都在3000项以上。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不断创历史最好水平,但这些专利成果很大一部分隶属于高校院所。全市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有42%左右属于高校院所,创新资源较多配置在高校院所的现状从两个方面降低了技术成果本地转化率。一方面,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高校院所对我市产业发展了解不够,同时,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技术领先程度、市场转化难度及转化后的市场价值没有充分认识,导致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我市优势特色产业结合度不高,本地转化率偏低。另一方面,大学对成果转化的激励不足。大学的目标是以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为中心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并不是高校的直接目标,大学能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大学本身的优劣没有必然的联系,是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校的教授来说,缺乏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三、财政引导资金的集中度不高。虽然我市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引导企业发展的各类资金分布较为分散,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应更多关注企业技术研发中试后市场批量化生产环节,即企业能否形成市场化销售,并产生利润、税收、就业等经济社会效益指标。
为此,建议:
一、选择适合我市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企业技术创新一般可分为三种基本模式——独立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独立创新也称为率先创新,在市场上主要表现为产品创新,它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但独立创新需要企业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模仿创新也称为跟踪创新或转移型技术创新,一般包括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阶段,是技术创新的一条捷径,但会受到技术供给方的制约,利润空间也往往较小。合作创新是指双方或多方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整合资源,共同完成技术创新。合作创新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创新资源,有利于实现技术成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但对组织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
基于我市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资源丰富,推动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及产业化是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近年来,以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从产业链角度出发,选择合作创新的模式,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资源,建立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应当成为我市大多数企业选择的技术创新模式。
二、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我市新型显示、智能移动终端、数字家庭及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以武汉新芯、天马微电子、联想、东风乘用车等龙头企业为主体,与武大、华科大、武汉理工大、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持续稳定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前瞻性技术研究。
三、引导技术创新联盟内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积极引导联盟内企业与高校抱团申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并给予配套资金支持。积极支持联盟内高校科研院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引导其建立股份制科技经济实体。组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参与产业技术发展指南编制工作,引导技术创新联盟制订行业技术标准建设工作,努力形成行业技术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四、开展产业链同步创新工作。围绕支柱产业及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开展重点配套产品的同步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引导重点产品关键配套技术的扩散与转移,实现大、中小企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形成产业链的良性互动。通过构建产业技术联盟,扶持培育一批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高科技企业,示范、辐射、带动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提升区域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五、支持开放式公共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引导高校院所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公共科技资源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针对武汉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依托重点建设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与重点实验室,通过政府资助、市场化运作,搭建开放式公共检测平台,为我市企业、研究机构的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检测、实验、标准符合等服务。
六、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作机制。建立联盟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席会议机制,定期交流沟通探讨工作经验和做法。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内高校院所专家、企业技术负责人等基础信息库,积极引导高校院所建立技术转移的评价、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建立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中长期分配激励机制与政策,调动发挥骨干技术人员积极性。以共建校企联合研发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课题组:彭华刚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