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勾画出以“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体现了湖北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紧密衔接,成为指导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导航图”、“规划图”。其中,“一芯驱动”,就是瞄准“国之重器”,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对于武汉而言,此“芯”有多层含义:一是产业之“芯”。就是依托“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二是区域之“心”。就是强化武汉“主中心”,发展壮大更多新的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中心带动、多极支撑的“心”引擎。三是动能之“新”。就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系。四是制度之“新”。资本、劳动投入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河流”的形成要素,制度安排的优劣则成为影响经济潮汐的引力。
“芯产业”、“心区位”、“新动能”、“新制度”是新时代下,武汉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四个“车轮”。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依托“四xin驱动”加“四xin同频”,才能以澎湃之势驱动高质量增长的“动车”持续疾驰。
当前,武汉这四个“车轮”初步成形,虽然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铸造时间短,较为粗糙,发展不均衡,不完善的问题。但从总体上看,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1.“芯产业”车轮
武汉已经形成了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支柱性产业,2018年这三大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了5000亿元大关。中国产业地图研究报告也显示,武汉是集成电路、汽车及其零部件、显示面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生物医药、互联网、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八大城市节点之一。
2.“心区位”车轮
武汉具有九省通衢和中国经济地理“天元”的独特优势,正在以3+2“芯产业”集聚区(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临空港开发区三大国家开发区,以及长江新城、阳逻-双柳开发区)为主支点,围绕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这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实现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链企业规模布局。
3.“新动能”和“新制度”车轮
2019年,武汉经济“含新量”提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8%,占GDP比重24.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4.8%、11.6%,增速分别高于全市投资3.9个、0.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均增长30%以上。同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开办压缩至2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
当然,与北京、深圳和上海等先进城市相比,武汉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还有明显短腿,而且内生研发和内生成长能力相对不足。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后发优势,相信通过省市齐心协力,能够推动武汉“芯龙头”尽快形成。
为此,建议:
一、尽快实施推进“芯产业”C位城市战略布局
作为中国的科技大城和国家中心城市,武汉的“芯产业”驱动战略应该背靠武汉、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全球,不仅满足于湖北省C位,目标是中部“芯产业”C位和优势产业的国家C位和世界C位地位,不仅是“芯产业”聚集地C位、“芯产品”产能地C位,更要追求“芯产业”技术研发设计创新C位。
二、做强做大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
做强做大的着眼点是充分发挥湖北特别是武汉的比较优势,加快抢占创新人才、新进技术和先导产业三个“制高点”。一是要加快抢占创新人才、新进技术和先导产业三个“制高点”,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聚焦集成电路、地球空间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生命健康等战略性产业作为“芯驱动”;二是紧扣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选取量子技术、人工智能、脑科学、石墨烯等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三是加大引进高端人才尤其是顶尖科学家和领军企业界集聚力度,布局落地新一批“芯产业”研发中心机构,完善研发和创意配套服务业,创建行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智库联盟;四是每个“芯产业”都要建设国家级的创新平台,如建设先进存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中心、激光产业创新中心等。
三、以“心区位”实现产区联动
产区联动就是要实现武汉“芯产业”和“心区位”的强优组合和相互促进。通过高效、立体、便捷、低成本、辐射力强的水陆空一体化的现代化交通和智慧物流业实现“芯要素”、“芯产业”、“芯产品”与中部大市场、全国大市场、全球大市场的对接联动。凭借天河国际机场、顺丰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牵引、水陆空多式联运的比较优势,建设形成兼顾效率、规模和成本三优一体的全国性交通物流核心枢纽和国际性交通物流重要节点。利用武汉的人才、技术密集优势和天然区位优势,抢抓5G+AI产业机遇,分阶段建设基于CPS(cyber physical system, 信息物理系统)技术体系的武汉智能物联网,实现从传统低效的交通物流格局依次向单元级智慧物流终端、系统级智慧物流网络、平台级智慧物流互联网生态升级转型。力争武汉市的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由15%左右近期降至12%-13%、中期降至10%左右的国内先进水平,远期降至8%的国际水平。
四、拓展“芯产业”创新发展新空间
武汉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三区叠加”所在地。
首先,“三区联动”意味着武汉东湖示范区必须着眼全球,整体谋划一批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集聚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芯产业”基地、一批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的基础工程,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
其次,“三区联动”要求东湖示范区构建国际合作的新载体和新渠道,实现从“中国光谷”到“世界光谷”的跃升,整合利用国际科技创新资源和市场的现实需要,依托国际技术转移功能集聚区,促进国际高端前沿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落地。
其三,要加大区域间深度合作力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政区划的联动发展机制。通过将已有的港口、园区整体打包、升级,获得整体联动效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武汉并带动湖北外向型经济的更高水平发展。
其四,要持续推进机制体制再创新、营商环境再优化。要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前沿距离分数(DTF)”)、定标国内一流服务、领先效率和最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一网通”、“一次办”、“一证行”的互联网+人性化政务服务破解商事办理材料多、环节多、盖章多、收费多、时间长等痼疾。着力优化创新生态,集聚迸发研发机构动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制度红利、人才红利、技术红利成为“芯驱动”的源源不绝、汹涌澎湃的原动力和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