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建会员 钟颖新
武汉市目前处于城建大项目建设高峰期,面对约2000亿元的城建投资、5000多个在建工地,如何避免工地扬尘污染、保证优良的空气质量是事关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大事和实事,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据统计,武汉市今年上半年181天中,仅有22天空气质量等级为优,121天为良,35天为轻微污染,1天轻度污染,2天重度污染。与去年同期相比,空气质量优良率下降了5.5%。6月份,武汉中心城区降尘月均值为每平方公里12.9吨,比去年同期每平方公里多出1.12吨,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在一些居住人口约10万的新建居住新城,如后湖、南湖地区,由于建筑施工工地较多,豁嘴跑的各类运输车辆带来的扬尘较大,导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周边群众戏称自己处于“光灰之城”。一些市民求诸媒体呼吁加强治理,还给他们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大型居住区的扬尘污染问题,有的一把手亲自检查并督促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管理,但这种“运动式”的检查只能短期有效,应对长期持续的建设密集期,更应多方入手,防止反弹,加强长效管理。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督促工地达到六个100%要求:即施工现场100%围蔽、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地化、拆除工程100%洒水压尘、出工地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对达标的文明施工单位给以奖励,对未达标的张“黑榜”曝光并给以相应行政处罚。
二、重视对建筑垃圾的消化处理。一要重视就地消化,合理调配区域内建筑渣土垃圾的工序处理,避免一车拉出去又一车拉进来;二要重视转移消化,加强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建设,促进正规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发展,用专业运输车转移垃圾,避免漏洒,用专业设备消化垃圾,变废为宝。
三、以民为本,加强联合管理力度。针对单一管理部门对众多工地的渣土运输不能做到有效监管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要成立专班协调小组,加强联合执法力度。要在全市重点工程推广使用扬尘监测系统,随时监控工地的扬尘情况。并加强社会监督力度,接受群众举报,在媒体公示各工地扬尘监测情况。
四、鼓励使用环保新技术,抑制扬尘产生。如鼓励工地使用扬尘抑制剂来控制污染,抑制剂可以在8小时内在渣土堆表面形成一层硬壳,有效抑尘时间可以持续一到六个月,并能确保在八级大风的天气都不起尘,还可以有效防水。
五、将城市细颗粒物纳入环保空气质量检测指标,向社会公示,提高居民和企业的重视程度。加强天气预警,遇到可造成扬尘污染的四级以上(含四级)风力或空气污染指数大于100时,应停止土方施工和拆迁施工,并采取防尘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