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关于武汉新区建设发展的建议
2010-08-09 2203
来源:本站
作者:信息管理员
                                              市民建副主委 张文彤
      武汉市在新区建设上要有全新的思路,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有所突破,提升城市职能、推进城市空间跨越式发展。
      上世纪中期,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西方各大城市成功实施了城市新区开发战略。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区域中心城市开始着眼于“大城市、大郊区”的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进入21世纪,以天津、重庆、杭州、郑州等城市也都跳出老城区,力建新区。武汉也及时谋划了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和三镇空间优化。提出了王家墩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武汉新区、武汉化学工业区、武汉临空经济区等八大重点功能新区。目前,在中央支持下,正大力发展东湖自主创新区。
一、武汉的新区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
      以四新地区为例,自2003年开始启动,已投资近100亿元,但地块开发迟迟未能启动。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发展定位缺乏区域影响力。四新地区目前定位为“居住新城”,以居住开发为主,博览会展为辅,缺乏互动功能,仅定位为居住不能起到集聚作用。二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集中度不高,投资力量分散。除四新地区外,武汉还有王家墩商务区、东湖科技新城等多个市级开发区域,分散了建设力量。三是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撑性不够,公共交通可达性较差。出行不便与缺乏就业空间,较难集聚“人气”。四是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建设体制,未能形成建设合力。
二、建议高举旗帜、集中力量、突破性开展新区建设
      1、竖好旗帜是成功关键
      竖什么样的旗帜、打什么样的牌是新区开发成功的关键,新区的职能功能和发展定位要有非常强的区域引领性、号召力和凝聚力,要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和市场公认,能够成为全市建设的主旋律。四新地区必须赋予更高、更鲜明的城市职能,承担更具有区域辐射力的现代服务职能。
      建议,利用本次国务院对武汉总规批复的契机,以建设“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辐射中部地区的生产服务型城市新区。植入四新新区的城市功能是:以博览会展、生产设计、外事及国际交流为主,延伸到金融保险、法律、财务会计、管理咨询、开发研究、工程设计、通信运输、广告等功能。
      2、凝聚全市开发建设力量
      市政府应明确将四新新区设定为今后一段时间全市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建设区域。鉴于东湖自主创新区已经是全市现代制造业建设重点,这样东湖创新区与四新新区形成一南一北、一制造业一服务业的武汉发展“双引擎”。
      建议,借鉴天津、广州、重庆等城市集中力量搞新区建设的做法,适当控制武汉其他地区的分散开发,调集计划、招商、项目、土地、投资、人力、物资等全市各方面、各部门的力量,集中投入两大新区的开发建设,以迅速形成新区建设效果。
      3、以梯度推进聚集新区人气
      当前四新地区人气严重不足,要精心策划启动项目和引爆性项目,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迅速聚集新区的市场人气。
      建议,四新地区建设上,一是大力促进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的迅速建成,加强会议中心及酒店等相关配套设施、文化休闲设施建设;二是加紧推动杨泗港地区改造,彰显长江文化、旧工业区码头文化等功能区的展示,加快领事馆区前期开发及国际交流功能的植入;三是继续完成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
      4、创新新区投资融资平台
      新区建设的资金需求量特别大,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首先要争取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新区除争取稳定的市级财政支撑外,要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建设项目入驻。还可以采取建设项目分类运作的机制,对准经营性和经营性项目,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上市融资、债券融资、实体参与、委托管理等模式,筹划新区建设资金。
      5、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基础设施是支撑新区发展的前提和重要要素。交通设施方面,建议做好区域性的交通联系,尤其是内外快速交通的衔接和转换,及早启动轨道交通3号线和6号线的建设,加强沿江城大道BRT线的可行性研究等,解决新区与汉口、武昌地区的大运量交通联接问题。

上一篇:

关于沿江商务区开发的几点...

下一篇:

关于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n...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