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关于沿江商务区开发的几点建议
2010-08-09 2246
来源:本站
作者:信息管理员

                                                   民建江岸区委会
      随着青岛路片、吉庆街片保护改造工程的启动,武汉天地商业区三期工程、外滩里和四唯创意园区等项目的快速建设,武汉沿江商务区的发展已经初现规模。尽管沿江商务区的前景诱人,但由于是在现有成熟的老城区中进行城市功能的再次开发和提升,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发展和整合存在很大的困难。
      一是面临大量而艰巨的腾退拆迁任务。沿江商务区的规划区是人口居住密度很大的中心城区,牵涉千家万户和各种主体的切身利益,其拆迁腾退的顺利与否将决定商务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速度。
      二是面临大量的资产置换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沿江商务区规划范围内的居住、商业、政务等功能混杂在一起,无法满足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如沿江大道黄金地段有23处建筑为政府机关办公场所,沿线普通居民住宅楼宇过多,限制了商务区发展空间,对商务区政府机关的成功搬迁置换也是商务区发展的关键。
      三是面临产业生态的重构。沿江商务区规划区内的现有产业基础与现有布局并不是很理想,没有形成明晰的功能分区,居住与传统的小商业混杂,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型龙头服务企业。区内近2800多家服务业单位,但营业收入仅100亿元左右,竞争力不足。
鉴于此,我们建议:
      1、健全沿江商务区组织机构。借鉴江岸经济发展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升沿江商务区规格和档次,向市编办申请组建副局级(或正处级)沿江商务区管委会和相应的行政或事业编制。采取选调或公开招聘的方法,将懂经营、会管理、有产业园区工作经验、事业心强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建立沿江商务区招商信息平台,通过媒体宣传推介沿江商务区建设规划和招商目录,提高沿江商务区知名度。
      2、创新沿江商务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合理设置股权,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可由江岸区国资公司代表区政府作为出资人,将用于改善沿江商务区环境的资金等作为股金,使区政府成为一级开发公司的股东,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筹资机制上可以采取与投资商合作开发的形式,通过投资商引进项目。加快对沿江商务区的行政办公场所进行置换,对部分居民楼拆迁,合理确定区政府与被拆迁、腾退单位的利益分配机制,以调动和发挥有关单位参与沿江商务区的建设的积极性,为沿江商务用区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3、尽快制定完善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尽快实施完善沿江商务区一期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同时,组织编制沿江商务区2011年~2015年近期发展规划,实现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有机结合。沿江商务区规划范围较大,初步将其划分为核心区和非核心区,核心区以商务、商业、会展、办公、金融为主,并辅之部分公益设施;非核心区以居住、文教、卫生、体育、娱乐等为主,两区各具功能又相互融合。同时,按主导功能和地区特质,按照“三轴、三带、五片”的规划结构进行功能分区。
      4、注重功能特色培育,形成吸纳聚集效应。沿江商务区建设,在完善公共设施和美化环境的前提下,一定要注重培育自己的特色,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围绕产业升级培育特色。严格按照产业定位,优先发展金融、保险、贸易、信息、咨询、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配套发展法律、会计、信息、咨询策划、广告等中介服务业,积极鼓励品牌企业、银行、保险、证券等投资公司、集团总部入驻办公,并汇聚零售、酒店、居住等功能。
    (2)围绕建筑风格设计特色。沿江商务区作为城市风貌的眼睛、窗口,区域整体和每栋建筑都必须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将艺术性与实用性、功能性与智能性相统一。要做好空间布置和景观设计,有意识地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化、个性化的标志性建筑物,塑造沿江城市天际线,形成“环境优美、格调高雅、滨江风情、名流汇聚”的商务区,成为大公司总部、金融企业、国际知名品牌商业以及高端酒店的集聚之地。
    (3)围绕地缘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形成特色。在沿江商务区建设中,要突出滨水特色,利用长江水岸、江滩的生态优势,引水造景,建设亲水主题公园,营造多层次的滨水城市景观和滨水活动空间;要突出地域文化,运用地方特色建筑材料、乡土植物和传统建筑造园手法,营造城市景观,延续老汉口的城市文脉,建设旅游景观,在沿江要突出民俗风情,在重要地段建设博物馆、如利用宋庆龄故居建设史料馆、传统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构建展示地方民俗风情的平台,使沿江商务区浓郁的商务氛围与深厚的文化氛围交相辉映。

上一篇:

关于印制武汉市公厕地图的...

下一篇:

关于武汉新区建设发展的建...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