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关于将武汉客运港打造为武汉旅游港的建议
2010-08-09 2199
来源:本站
作者:信息管理员

                                                市民建副主委   李海波 
                                              市民建调研室副主任 徐 敏
      武汉客运港是长江沿线的知名客运码头。1987年由交通部投资7000多万元,按600万人次规模设计兴建,占地面积6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因其规模宏伟、投资巨大、外形独特而被誉为“亚洲第一大船”,是武汉市的地标性建筑物之一。
一、武汉客运港运营现状
      武汉客运港投入运营之日,已是长江客运走向衰落之时。面对其它快捷交通方式的迅猛发展,武汉客运港在与公路、铁路、航空的竞争中节节败退。面对这一无法扭转的趋势,从2001年10月起,长航集团武汉客运公司全线退出了长江客运。
      为了企业和职工的生存,武汉客运港以“水陆联运”的名义,做起了房产出租和公路客运的“主业”。1、在东、西广场兴办了公路客运站,目前称为 “港捷客运”。每天400多个班次,日营运达5-6千人次,共开通58条线路。2、房产出租。武汉客运港将整体建筑分割出租,共开办有十多家餐饮、娱乐服务门店。3、收取场租,引进江滩花鸟市场。
二、现有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武汉客运港是武汉市的窗口单位,其主体建筑已成为江滩一景。然而它目前的经营形式和现状,不仅破坏了建筑的景观协调性,给窗口环境带来影响,而且主业尽失,建筑的主体功能也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和发挥。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第一,分割出租破坏了武汉客运港主体建筑的景观协调性。目前,武汉客运港一层开办有旅行社、KTV、咖啡厅、酒吧、餐馆、保龄球馆、娱乐城等,二层经营海鲜酒楼等。各式风格的外墙装饰和店牌将客运港切割得支离破碎,整栋建筑被淹没于巨大的广告牌和店牌之中。
      第二,公路客运社会效益差。客运港的改营公路客运,本是不得已而为之。由于属简单改造设立,配套服务设施不足,给周边环境也造成了较大压力。2008年武汉市“四城同创”办公室对我市7个汽车客运站的卫生、秩序等文明创建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武汉港客运站排名末位。
三、转型旅游港,充分发挥武汉客运港的区位优势和建筑优势
      高铁时代的来临,给武汉旅游市场提供了较大的发展机遇。武汉市要抓住机遇,做好旅游接待的基础性工作,就必须利用已有资源,打造旅游港,建设设施完善的旅游服务中心。
      武汉客运港位于我市沿江商务区的核心地段,连接着汉口江滩和江汉路步行街,周边又是历史文化街区。身处其中,既能让游客感受到武汉的江城特色,又能让其感受到武汉独特的文化魅力。且该区域商业服务配套完善,购物、休闲、住宿方面接待能力强。而且,武汉客运港隶属武汉市国资委控股的武汉港务集团,其管理权属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应该说,从建筑规模、区位优势、业务内涵、权属关系等方面综合考量,武汉客运港都是建设武汉旅游港的首选之地。因此,我们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尽快组成专班,开展武汉旅游港建设的调研和认证工作,并做好相关规划。政府有关部门应支持武汉客运港通过内引外联、资产整合等措施,充实、发展旅游业务,争取早日将其建设成为武汉水运旅游专营码头和武汉的一日游集散中心。
      2、根据武汉市交通规划,有关部门应尽快安排将“港捷长途客运站”外迁,以缓解该地区的交通和环境压力。同时结合沿江商务区的开发,抓紧制定武汉客运港周边环境整治方案,进而营造良好的区域旅游环境。
      3、为方便武汉火车站旅客出行和支持武汉旅游港的发展,建议联合公交和交通管理部门,参考航空大巴的运营模式,开通武昌火车站、武汉高铁站、汉口火车站等至旅游港的大巴专线,便于外地游客到旅游港进行自助游。
      4、停止分割出租经营模式,对武汉客运港建筑进行整体开发利用,维护其地标建筑形象。虽然武汉港的利用空间和实用性受到其建筑设计本身的制约,但其建筑特点和地理位置,有助于将其开发为高档次、有特色的对外接待单位,如将部分建筑内部改建为富有船员生活特色的主题式酒店。武汉市政府应帮助武汉港务集团转变经营理念,加强资本运作,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参股经营,积极创造条件,使武汉客运港这座地标建筑与汉口江滩这张城市名片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上一篇:

关于尽快开发盘龙遗址拓展...

下一篇:

关于加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