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建副主委 张文彤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武汉城市发展再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也是武汉城市发展战略直接与国际对接的一次重大机遇,对此,需要我们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重新审视和谋划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下面,就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规划等提出几点构想和建议:
一、参考国际国内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吸取有益经验
(一)硅谷-市场组织模式
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以市场为主导,以应用性研究开发和企业化生产运营为主要目标,首创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硅谷区位环境条件优越,拥有100多所高校和大量科研机构,集聚了上万家中小企业,企业文化氛围浓厚。
(二)筑波科学城-政府组织模式
日本筑波科学城是“中央政府投资、中央政府管理”,立足于国家支持,由政府组织编制发展规划。科学城聚集了40多个国家级教育和研究机构,以国家级研发机构为主体,主要从事基础知识和技术的创新研究,经费基本来自政府财政预算或是企业研发投入。
(三)新竹科学园-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
新竹科学园重视研究开发,“产一学一研”紧紧联系在一起,而研究单位、高校研究课题的80%-90%来自园区企业。台湾当局也给以较多关注和优惠条件,先后投人180亿元新台币,用于园区建设,为园区的启动和发展创建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中关村—政府组织模式
二、在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应体现四个方面的特质
(一)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建设机制。学习借鉴美国硅谷发展经验,引进企业和市场机制,大力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引导,出台风险投资、股份基金等各项优惠办法,重点支持和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积极探索“一区多园”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中关村经过多年摸索形成的 “一区多园多基地”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应积极向周边地区有序拓展、合理推进,形成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辐射武汉市域、带动武汉城市圈及湖北省全面发展的空间新格局。
(三)强化教、科、研、产相结合,加快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结合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特点,尽快建立起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增强产业集聚竞争优势,促进信息、产业、技术、人员、资金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美国硅谷、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因此,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还要不断加强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人才流动,增进企业文化交流与合作,创造一个创业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加快制定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
(一)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应同步制定、实施。空间布局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是相辅相成的,目前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已经开展,而产业发展规划还未起步。建议尽快对全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摸底,研究确定适合武汉自身自主创新产业的类型、发展条件和发展定位,提出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要求,研究自主创新产业链延伸和辐射方式。
(二)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和质量。建议采用国际招标方式,由国际国内有关方面的权威专家领衔,编制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应注意加强两个规划的对接:一是强化不同产业功能在空间上与产业园区分布的对接,保障同类产业在空间上相对集聚、互补发展;二是根据不同类型的产业需求,在产业园区进行相应基础设施配套;三是根据不同产业集聚要求,在空间上合理布局,确定合理的建设强度,形成不同产业类型的园区建设风格。
(三)保障区域性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和配套性。根据区域统筹要求,保障示范区与区域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一体化。统筹考虑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各类设施建设的有序开展和时序衔接,切实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益,最大程度发挥基础设施对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支撑作用。尤其是要保障示范区的核心区与鄂州西部空间对接,支撑武鄂黄经济带的发展。
四、在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应重视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实施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将市级管理权限下放,加强示范区管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便更加灵活地适应企业和市场发展需求。市级部门按照“事后备案、归口管理、信息汇交、监督检查”的原则,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
(二)坚持“先配套,后开发”的建设模式。先行开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再组织项目开发。同时,加大对创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开发建设环境。
(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增强对项目和人才的吸引力。一是要坚持生态为先的项目选择,主要发展无污染、低污染的建设项目;二是严格控制和保护生态框架,保留各类绿化用地,突出绿地建设特色,保证建设地块内的规划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三是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应与开发建设项目同步建设,防止入驻项目在污水管网未形成前,废水直排而污染生态环境。
(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和功能集聚的原则,合理安排示范区各类建设用地。坚持节约与开发相协调,提高示范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地面积。
(五)统筹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通过留地安置、发展二三产业、定向培训、落实社会保障等措施,由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统筹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