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关于在高中教育阶段推行“分层互动”教学模式的建议
2010-08-09 2649
来源:本站
作者:信息管理员
                                                 市民建会员 陈皓 李柳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在国家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高中教育却因高考升学率这一指标导致这个环节同质化,制约了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以高考为指挥棒统一模式化的教学适应部分精英,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一种摧残,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不好、没信心、厌学,导致自暴自弃,这种状况对国家未来需要的多方面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近日,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普通高中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办出特色。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武汉,华师一附中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这个学校近年来一直创新多样化的办班模式,学生可进入理科实验班、人文实验班、艺术特长班、常规平行班、出国留学预科班等班学习。并探讨实施“捆绑式”分层帮助模式,按组评分,增进互助。由于尊重个性差异,遵循因材施教,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充分激发每个学生潜能,奠定人格成长与智力发展的基础。事实证明,该校培养的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很强,最终成才率较高。
      因此,建议:
      1、注重政策引导,提倡因材施教。教育要出人才,但人才不是通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的选拔机制要求学生门门功课好,才能读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导致有很多偏才、怪才都被拒之门外。中等教育要让尽可能多的同学看到自我肯定的曙光,才会奋发进取。这就要求教育部门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在高中教学管理政策上加强引导,设计或提供多种专业课程或班次,让学生根据个人特长进行选择,有力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广开通向成功的学习道路。
      2、分层互动激励,创新教学模式。在班级团体教学中,引导教师通过调查和观察,根据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3、课程难度分级,录取改变定比。把高考的每门功课试卷按难度设计为A,B,C类,例如理工专业,要求学生参加数学的B类,或A类考试。(或两类都考)A类的权重大一些,这样,A类和B类的学生也有可比性。美术、体育的某些专业,数学只要求达到C类。学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上去。当然,有些数学成绩好的美术生也可参加B类考试。这样可以充分展示个人特长,获取优先录取的资格。 同时改变大学录取方式,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标准。例如,理工专业,共有外语、语文、理化生、数学等科目。理综占35%,数学占30%、外语占25%,语文占20%。总之,不同的专业,对于不同课程的权重不同,录取标准也不同。
      这样一来,高考出题难易均可,因为各专业院校录取各门科所占比重不同,这样的考试提供了更宽、更大的舞台让学生表现。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和考试方式,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也更容易发现和得到他们真正想要的学生。只有积极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让我国的高中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苗子,成为杰出人才的摇篮。

上一篇:

关于在汉阳地区发展低碳经...

下一篇:

关于印制武汉市公厕地图的...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