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5周年。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百废待应,为了中华民族争取光明前途,人民幸福快乐,一部分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创建了民建,从此,一个新的政党出现在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民建自成立以来,始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中国梦不懈地奋斗。我们要以民建先贤为榜样,争当民建新时代的先锋。
为全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要弘扬和传承爱国精神。民建创始人黄炎培等领导人以兴教育事业为目标追求爱国——黄炎培先生探索了兴发展教育的科学实业救国和大力发展先进的实业教育救国。当时正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目睹了中华民族深重的历史苦难的黄炎培在蔡元培先生的思想影响和强烈感染下,逐步地发展和形成了自己的兴教育救国和发展实业救国的思想和救国志向。“兴教育、办学堂”便这样成为了他早期救国思想的主要出发点和行动的核心。只有通过先进的科学实业教育手段唤醒了人民心中的爱国主义理想信仰,时刻饱含着强烈的爱国精神,方能化巨大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实际行动力,从根本上促进和实现教育救国。为了防止空谈教育误国,实干教育兴邦,黄炎培先生在各地都创办了教育社。同时于1932年初,胡厥文等与黄炎培合作,引导各地工商界积极支援了抗日战争,日夜地赶制各类武器装备,支援前线的守军。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先生的革命事业和国民教育事业两不误。1946年黄炎培先生在中国上海投资创办了一所江苏比乐中学,探索如何为我们建设一所升学与就业共同实现的一所普通中学。他前后曾多次参与创建及改善了东南大学、河海工程学校、暨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当时的上海和江苏比乐中学教育事业在他的领导和帮助下,名列了全国之冠,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取得了优秀的成效。爱国不是一句口号,如今我们已经完全步入了一个和平的年代,但始终不要遗弃爱国强国的理想和信念,一定要传承爱国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爱国之心,将自己的人生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为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深刻继承爱民精神。凡以爱民为治国之道,必先强国富民。以爱国为富民则必先强国。爱民的精神重要体现之一在于以民为本,在于为民护民,在于十分重视改善民生。黄炎培等民建人一贯坚持以为改善民生为其创业发展之本,重视和发展职教,引导职工就业。1917年黄炎培成立的中华职业技术教育社首开先例,宗旨和终极目标之一就是他认为使职工和无业者教学有业,使职工和有业者安居乐业,是既救国又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思想和行动。其爱民的思想也充分体现在《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宣言》里,如:“世界需要和平,国家需要民主统一,人生需要自由康乐”。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年,脱贫攻坚决胜期。我们作为年轻一代的民建人,要深刻传承爱民的精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要传承合作精神。以团结合作求社会进步,促民族团结。国共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始终存在很多分歧,黄炎培先生深知这点。他积极参加两党参政议政,希望化解这些分歧。在1940年1月17日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闭幕会后的中共驻国民参政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黄炎培先生就对陈诚讲到:“所有党派摩擦无论如何要减少,党派摩擦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民众,间接影响到军事上,目前不能再有党派摩擦。”在国民参政会一届五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前夕,黄炎培又殷切地希望国共之间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我们抗战之为胜为败,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大家努力,则胜利却有把握,但绝对糊涂不得。”1945年日本投降战败后,国共两党的摩擦逐渐升温。黄炎培等六位领导人以国民参政员的代表名义从南京飞抵了延安,同毛主席等多位作为当时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的代表进行了三次的会谈,并先后形成了会议文件《延安会谈录》,明确了两点的共识:一是彻底停止了国民大会的进行;二是从速在延安召开第二次会议。之后,又组织和召集一部分爱国的少数民族工商业者和与其他国家有密切联系的民族知识分子,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高举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为我国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民族知识分子的建设出一条康庄大道。当前,我们民建人一定要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实现伟大复兴不断努力。
为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民建人要传承创新精神。黄炎培先生一生为了教育始终走在改革实践创新的最前沿。通过对于外国学校实施职业教育的多次实地考察,使黄炎培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增加了大量的认知,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让他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更加坚定了自己提倡职业教育的坚定信心。他最终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的职业教育。黄炎培坚持不懈地努力倡导和完善我国推行的传统职业教育,顺应了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趋势,反映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对传统职业教育的新时代要求,无疑也是进步的。他这种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需要我们传承。我们不论在各行各业,都应饱含一颗创新的心,以实践得出真正能推动发展的新思路,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勇于探索。
积力之所为而举,则百战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万事无不成也。当下广大民建人一定要更好地发扬传承民建的优良传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地奋斗。
(作者系民建武汉市硚口区委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