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干部素质提升年”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外干部发现培养、促进交流互鉴、提升能力素质,7月29日,2025年度第二期武汉市党外干部“同心菁英荟”交流活动在市民主党派大楼举行。活动现场,来自民建武汉市委会的党外干部江书剑、皮焱红与会,围绕“干部素质提升年”和“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结合本职工作和党派履职情况交流认识与体会。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建会员立足岗位、双岗建功的担当,展现了党外干部以学促干、以干践行,着力提升综合素质、树立良好形象的精神风貌,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的奋进故事。
轻帆勇越千重隘 众志同趋红旗扬
皮焱红
当前,省委、市委高瞻远瞩部署“干部素质提升年”,各民主党派深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为我们党外干部擘画了成长蓝图、注入了澎湃动能。我深切体会到:唯有将主题教育要求融入血脉、付诸实践,扎根基层沃土,才能在“双岗建功”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认识体会。
一、铸魂立心:坚定“忠诚”之舵,以信念之帆破浪前行
党外干部首先是党的干部,政治坚定是立身之基、破障之钥。我深切体悟:唯有铸牢忠诚之魂、把稳思想之舵,方能在时代风浪中锚定航向、破障前行。2024年7月以来,区委会主委调任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期间,我主动扛起联系会员、宣传动员、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等职责,以双岗履职践行忠诚诺言。面对重重考验,我深知:越是关键时期,越需铸牢思想根基。在区委会主委“一盘棋”统筹指导下,我以主题教育为总抓手,将“阵缺”转化为“心聚”的契机,主持并推动“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深入开展,通过专题讲座夯基、主题实践砺行、会员走访连心、交流谈心聚力,构建全方位学习矩阵,引导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两个维护”内化为履职自觉,在协商议政中校准坐标,在服务大局中锤炼本领。
二、奋楫笃行:汇聚“百川”之力,以实干之桨共济沧海
党外干部既要有心怀“国之大者”的站位高度,更要有“躬行实干”的实践本领。我历经司法、信访、基层治理、经济等多岗位锤炼,将街道阵地作为实践熔炉、把党派资源化为发展动能,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攻坚中淬炼担当。
民生为本,把“群众期盼”变为“幸福清单”
民生小事,承载“国之大者”。我们通过创新“政企合作”模式,引入渔夫酒家等社会力量,完成3个社区为老服务阵地升级,惠及2000余名老人,让“舌尖养老”暖胃更暖心;争取省级资金30万元,建成1600㎡堤后社区健身广场,织密“15分钟健身圈”;牵头推动信托制物业在白沙洲破冰,2个小区试点成功,平安花园更探索出“建管运治”一体化旧改新路。当区委主要领导在全区大会上肯定“白沙信托制物业卓有成效”时,这既是对物业试点的褒奖,更是对民政战线整体跃升的激励——去年,街道民政工作绩效从全区末位攻坚突破,跻身中游梯队。这对基础薄弱的白沙而言,不是冰冷的排名变化,而是用脚步丈量出的民生温度、用创新破解的治理难题!
发展为要,让“统战优势”化为“发展胜势”
在区委统战部的统筹指导下,我们创新打造“结对共建 双向赋能”平台,街道与武昌区民建签订战略协议,聘请5位有实力的招商大使,成功引进湖北宏风私募基金、丰慧农贸易等项目,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良性循环。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党外干部要有“跨界”思维:既要立足岗位解难题,更要激活党派“人才库”“智囊团”优势,画大服务发展的同心圆。
三、同心致远:厚植“沧海”情怀,以赤子之诚汇聚暖流
统战工作的本质是凝聚人心的艺术。党外干部的“沧海情怀”,在于以赤子之心暖民心、以团结之力促共治。
(一)机制创新筑同心,变“暖意”为“暖流”
我们推动建立《武昌区民建参与街道社区结对共建实施方案》,联合白沙洲、黄鹤楼、南湖、粮道、徐家棚、水果湖等6个街道开展共建合作,筹集资金13.58万元,实施困难帮扶、节日慰问、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关怀等项目,有效推动基层治理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让统战暖流浸润阡陌街巷。
(二)专业建言献良策,化“智慧”为“善治”
我聚焦社会治理短板,深入社区调研,走访社工、居民,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建议》等9篇社情民意。其中1篇被省委办公厅和省委统战部采用,7篇被省民建采用,3篇被市政协采用,让专业智慧从“书斋策论”变为“治理良方”。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武汉支点建设正如火如荼。作为党外基层干部,我们生逢伟大时代,更当勇担时代重任。我将在弄潮沧海立支点的伟大征程中奋楫争先,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诠释新时代党外干部的赤诚之心与硬核担当,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统一战线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系民建武昌区委会副主委、武昌区白沙洲街道办事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