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基层组织是实现民建政治任务的基础,是联系广大会员的桥梁和纽带,是民建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会员开展自我教育、履行职能、交流思想、增强凝聚力的组织形式,具有团结和凝聚会员的重要作用。基层组织工作是加强会的自身建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建设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的参政党组织和推进全面工作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5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民建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分享会,通过交流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也分享了很多可以推广和复制的基层工作实践。下面就支部建设谈一些我的感想,供大家探讨。
一、关于组织建设
支部是民建最基层的组织,支委班子基本都是兼职,或者是单位业务骨干,或者是企业领导,本职工作较忙,在时间和精力安排上难以全身心投入党派工作。这影响了支委班子作用的发挥,导致带头作用不明显,上级安排布置的各项任务无法落实到广大会员中,会员呼声也不能及时传递到上级组织。
民建基层支部要以支部主委为核心,紧密联系支部副主委和支委,团结会内积极上进、有担当、责任心强的会员,组成支部“关键少数”核心带头人。弘扬讲政治、讲原则、讲奉献的精神,着重培养带头人的责任感、荣誉感、价值感,树立他们的信心、决心和耐心。
充分发挥支部中各位会员的专业专长,做好组织分工,提高会员参与组织建设的热情。同时对人品好、业务优、能力强的同志,加大培养使用力度,逐步将其充实到相关岗位当中,为他们展示才能铺就更大的舞台,为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要本着科学有序、公开公正的原则做好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制订、规范和完善各种制度,使支部生活规范化、制度化,为支部工作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出活力提供健全的制度保证。
二、关于参政议政
支部处于会员工作的第一线,是与基层会员联系最为紧密、接触最为广泛、交往最为密切的。但在实际中,民建基层组织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的形式,会员该如何参政议政、履职尽责,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提案如何反馈等等问题还很突出。
民建作为参政党,各项参政活动都是在国家各级政权中进行的。由于基层单位不是一级政权,因而基层组织不具有直接进行参政、协商的职能。但通过基层组织的工作,把广大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集思广益,为改革、发展、稳定献计出力,对搞好参政议政是十分有益的。我们说,搞好参政议政工作要注意发挥组织的整体功能,当然也包括要发挥基层组织在参政议政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基层组织要为上级组织搞好参政议政的工作服务。
一是打好思想基础。要多组织会员学习。学习会的历史、会的章程和会的基本知识,学习时事政治,深化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同中共亲密合作的参政党意识;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工作大局,拓宽视野,坚定信心。
二是反映社情民意。积极推动会员开展咨询服务、参观考察、调查研究等活动。此举是会员面向社会、参与实践,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会员的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形式。
三是提供人才支持。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引进吸收那些政治素质好、思想水平高、社会代表性强的人士加入本会,有利于优化会员结构,改善总体素质。经过基层组织的教育培养,把热心多党合作事业、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的优秀人才推荐上去,代表广大会员参政议政,同时为搞好会的工作积极培养骨干和后备人选,这也是基层组织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三、关于组织活动
近几年来基层互动组织形式和内容越来愈多,但是与党派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基层组织活动形式大于内容,联谊的成分多,学习的要求少。活动场所不固定、活动经费难保障等问题影响了活动的举办和效果。活动形式浅浮于表,内容单调,氛围不浓,创新不够。
丰富多样的组织活动是吸引会员、保持其积极性、引导其正确快速前进的关键。我认为有必要设立固定的支部活动场所,为会员提供联络、交流的地方,也为开展讲座、培训、联谊等活动提供方便,让会员在这里能感受到民建大家庭的团结、友爱和凝聚力。因为民建有大量的企业家会员,会员企业的会议室可以共享,所以场地的提供可以采用企业共享,或者参与到其他社会公益组织的活动中,既可以满足场地需求,也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
活动的形式可以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制作会员通讯手册,在了解会员的需求后,活动的内容上可以改革创新。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找准活动主题,创新活动形式,塑造支部特色。支部在做年度计划和分工的时候,就需要将整年度的活动予以安排。既要达到收获友谊,共享信息,使情操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升,能力得到提高,信念得到增强,更要实现收获政党意识,锻炼参政议政能力,增强组织情怀,让每个支部能自觉肩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
活动经费首先来自于会员缴纳的会费。要提高会员对缴纳会费的政治认识。缴纳会费是每个会员应尽的义务,民建是有着联系经济界为主这一鲜明特色的参政党,除特殊情况的会员外都是在“温饱线”以上的,要把多缴纳会费作为一种荣誉感。此外,参与如调研学习、扶贫济困等活动,可以通过提前汇报,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基层组织要做好经费的管理,实行严格的会费收支管理制度,让会员感受到所有经费是切切实实服务于各项会务工作的。
四、关于会员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工作、业务的需要,出现了工作流动性大、变化多,自由职业者多等现实状况,一些会员逐渐失去了联系。同时许多80后、90后成了企业的掌舵主或者走上了管理岗位,如何吸引他们加入党派,引导他们加入党派后积极发挥作用,也对基层组织也提出了挑战。
针对有关情况,我认为,支部要建立关心和关爱会员的长效机制。每个支部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对会员做定期的回访交流,尤其对那些遭遇突发事件的会员和“失联”会员,要做到事事有结果,人人有回复。会员选择加入党派,是出于对党派的信任和热爱,是其参与意识的体现,要保护好他们的这种情感,让他们的热情持续升温,从而更好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新一代年轻会员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在组织活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会员,应树立典型,宣传事迹,表彰学习。用榜样的力量来吸引人才,实现民建的人才发展目标。
只有我们在基层组织工作中不断探索工作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创新思路,才能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让我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为民建的美好新未来固本强基、凝心聚力、不懈努力!
(作者系民建武汉市硚口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