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促进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大团结大联合,共同为实现中共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创造,既顺应世界民主发展潮流,又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程,值得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面临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以下是我的两点思考:
一、团结协作利民生,奋为人民谋福祉
人民政协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履职为民,把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运用好人民政协界别组织的结构优势、民主协商的功能优势、联系广泛的渠道优势,做好惠民生、增民利、解民忧工作。
其一,必须恪守人民利益至上原则,政协的调研、视察活动安排必须识民情、接地气、连民心,要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民有所难,我必有帮”。
其二,政协的一切履职活动都要避免闭门造车现象,要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
其三,必须发挥团结联合特色优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代表性强、联系面广的特色优势,通过界别桥梁,畅通联系渠道,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反映等渠道及时收集,专题汇总,通过主席会议、政协常委会议等形式协商解决,重视成果转化,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二、凝心聚力谋发展,履职建设强推进
人民政协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建言献策。其一,要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其二,要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
其三,要创新政协履职工作思路。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建立健全协商议题提出、活动组织、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提高协商实效,努力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
其四,要坚持推进履职能力建设。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人民政协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确保政协工作充满生机活力,得到人民群众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拓展了人民政协理论视野和实践深度,体现了时代性、规律性、创新性的统一,为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本人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学习主动性,把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当前工作的重心,要在研究具体落实办法上下功夫,努力把学习研讨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举措与建议,推动人民政协事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作者系民建武汉市江夏区总支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