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学习资料
【微课堂】致孩子们丨民主党派先贤的那些“育儿经”
2022-06-01 2771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作者: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在这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
祝福所有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在孩子们成长的岁月里
总少不了父母的谆谆教诲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回顾
民主党派先贤对孩子们说过的那些肺腑之言
学习他们的“育儿经”

李济深寄语——

        “但令身许国,何必列王侯”

        “一切都要靠自己的真本事,你们不要坐在我的肩膀上。”

        李济深(1885—1959),字任潮,原名李济琛。广西梧州市龙圩区人。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民革主要创始人,民革中央第一任主席。

        李济深的孩子们说:“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他留给我们最大的遗产便是爱国。”

        教育儿女上,李济深是一位严父。无论是学业还是工作上,他不允许孩子有什么特殊的待遇,他常常对孩子们说:“一切都要靠自己真正的本事,不要坐在我的肩膀上。”他希望孩子们学习技术,投身祖国一线建设,所以李济深的子女们在农业、水利、林业等不同方向发光发热。

        李济深的座右铭“但令身许国,何必列王侯”对子女们的影响十分深远,他的儿子李沛钰曾说:“很多人劝我们搬家,认为我们要套大房子也不难,可我们很知足,父亲一直教导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权。现在我们有离退休工资,这把年纪了也不图什么荣华富贵。”“父亲的一句话‘但令身许国,何必列王侯!’,影响了我们两代人。”

李济深与家人

张澜寄语——

        “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

        “立德立功在汝为,浮云富贵亦何奇。山移志定无愚智,水落痕残识盛衰。老大虚生常自儆,忧患久处是良师。蒲爚未有黄金畀,此语长书座右宜。”

        张澜(1872—1955),字表方,四川南充人(今西充县莲池乡人),清末秀才 ,是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国家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民盟主要创始人,曾任民盟中央主席,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张澜对子女既严厉又慈祥。他常对夫人说:“教育孩子就像栽小树苗一样,从小就要栽端正,长大才能成材。”他要求孩子不说假话骗人,对人要忠厚老实,要尊敬长辈,兄弟姐妹要友爱,对朋友要真诚。

        1950年,张澜一家在京团聚时,张澜对子女说:“你们不要以为是来享福了。过去劳动,现在还是要劳动。我把政府分配来的保姆退回去了,家务事自己干。乔啬、继延和你们,都要好好地学习,要谦虚、谨慎、刻苦、勤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张澜一生清廉,两袖清风。1942年,他写下“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的“四勉一戒”,作为自己立德立行的准则和一以贯之的做人原则,并以此教育和要求子女。

        晚年间,他勉励子女:“立德立功在汝为,浮云富贵亦何奇。山移志定无愚智,水落痕残识盛衰。老大虚生常自儆,忧患久处是良师。蒲爚未有黄金畀,此语长书座右宜。”

        正如张澜孙女张梅颖所说:“祖父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任何财产,但是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鼓励和鞭策着我们。”

1946年,张澜与家人在重庆特园留影。

陶行知寄语——

        “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追求真理做真人”

        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徽州歙县人,祖籍绍兴。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提倡“生活教育”理念,他曾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治学上,“追求真理做真人”是陶行知的目标。

        1940年夏天,在写给二儿子陶晓光的信中,陶行知提出7个字“追求真理做真人”。他勉励儿子:“努力朝着这一目标修养,决不向虚伪妥协,这才是真学问。”他希望儿子牢牢记住“追求真理做真人”,记住了“必将终生受用无穷”。

        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认为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认为实践是知识的来源,更是创造的基础,他鼓励孩子们通过实践获取知识,通过实践大胆创新。

陶行知与国际友人在古圣寺育才学校给学生们赠送书籍

黄炎培寄语——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黄炎培(1878—1965),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职业教育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曾任民建中央主席。

        黄炎培对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从不娇惯孩子。他的四子黄大能初中就读于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学校里有不少富家子弟,黄大能身处其间难免受了些影响。察觉到儿子的变化后,黄炎培果断决定让儿子转学到普通学校。“我们黄家可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子弟来。” 黄炎培曾解释说。

        1936年,黄大能即将赴英留学,黄炎培将平生坚守的座右铭稍作增改并手书留赠。这便是黄炎培的“32字家训”:“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家训深刻地阐述了做人应有的修养,也展现了黄炎培对自己孩子的期许。

黄炎培偕夫人姚维钧(左三)及孩子们合影

叶圣陶寄语——

        “对儿女的希望就是身体强壮,有明澈的心灵,能够像工人、农民那样,生产出供人们切实应用的东西来。”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为别人着想的习惯。”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任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一生追寻着“至善至诚至美”,他为自己的3个孩子,分别起名为至善、至美、至诚。叶圣陶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曾和孩子们说:“人活在世上,就要好好地说话,好好地做事。”

        在教育方面,比起成绩叶圣陶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大儿子叶至善说,父亲从来没有给他们列过必读书单,也从不要求他们考高分、上好学校。叶圣陶从几个孩子儿时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每天晚上,叶圣陶把3个孩子聚到一起,大家一起讨论作文,叶圣陶也会亲自帮助孩子们修改。

        叶圣陶常对孩子们说,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为别人着想的习惯。孙女叶小沫曾回忆爷爷对她的教导:“递给别人刀子的时候,要把刀柄对着对方,这样对方才好接手;放餐桌碗筷时,筷子一定要放在碟子的右面,调羹的把儿要一顺儿向右,为的是让用餐的人拿起来顺手;在公共场所,走路的脚步要轻、关门的动作要轻、放东西的声音也要轻,为的是不影响到其他人。”

        而在对子女的职业选择上,叶圣陶认为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是服务于人民的都是好工作。

叶圣陶和他的三个子女合影

冰心寄语——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曾任民进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在教育孩子上,冰心总是亲力亲为,给孩子充满母爱的童年。冰心要求孩子诚实、讲真话,不能说假话和脏话,大孩子不能欺负小孩子,不能以强凌弱。

        冰心的爱人吴文藻在日本做外交官时,他们一家的生活条件很好,但为了回到新生的祖国,他们毅然放弃了一切优渥的条件。他们就是这样以身作则教育孩子们,人生不可贪图享受,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要有事业心,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冰心认为儿童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学发展的“头等大事”。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她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寄小读者》其中一篇,冰心写道“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爱,也不肯偏憎。”

冰心一家人合影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上一篇:

【微课堂】武汉针对数字经...

下一篇:

【重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