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学习资料
在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动员大会上的报告
2012-07-05 3058
来源:本站
作者:信息管理员

(2012年6月19日)

阮成发

同志们:

  今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湖北武汉时,明确表示“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刚刚闭幕的省第十次党代会上,鸿忠书记在报告中明确表示“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今天,我们召开大会,目的是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指示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讲几个问题。

  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当代武汉人的神圣使命

  当前,武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历史性机遇千载难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的要求、历史的责任、时代的需要,是我们这代武汉人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武汉的要求。非均衡发展,是大国崛起的一般规律。在沿海地区率先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成功后,党中央、国务院不失时机地于2004年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相继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及其实施意见,希望藉此启动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引擎,需要增长极,需要龙头城市的带动。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武汉时,站在全国大局的高度,明确要求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时隔六年,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湖北武汉,要求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温家宝总理也一直十分关心湖北武汉。自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先后8次来视察,每次都提出殷切期望。前不久视察湖北武汉时,要求湖北武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并指出,湖北武汉在中部崛起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完全可以承担起这个重要战略支点的重任,明确表示大力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些都是中央领导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湖北武汉发展提出的要求,体现了中央对武汉的厚望。

  为支持武汉发展,近年来,中央连续赋予武汉多项国家战略使命,提升武汉在全国的地位。2007年12月,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我们率先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2009年12月,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东湖开发区的科技发展和创新在本世纪前2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2010年3月,批复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明确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中央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支持武汉加快发展,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担当更大使命,发挥更大作用。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也是省委、省政府对武汉的期望。去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武汉召开办公会,鸿忠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复兴历史的大武汉,做湖北的大武汉,更做中国的大武汉和世界的大武汉”,成为“龙头武汉”、“支点武汉”和“跨越式发展的武汉”。国生省长要求“打造大而强、富而美的中心城市”,“走在全国大城市前列”。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去年12月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我们审时度势,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今年1月,国生省长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今年5月,温总理在湖北武汉视察时,鸿忠书记、国生省长向总理汇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今年6月,省第十次党代会,鸿忠书记在报告中,进一步明确表示大力支持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武汉的发展定位和明确要求,我们必须牢记重托、不辱使命。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当代武汉人的历史责任。武汉是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城市。明清时期,汉口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可以说是全国经济中心之一。19世纪中后期,汉口开埠通商,张之洞督鄂,建工厂、修铁路、办新学,“汉阳造”全国闻名,武汉成为我国近现代工商业文明发祥地和工商业重镇。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特别重视武汉,寄望武汉建成略如纽约、伦敦之大,建成“东方芝加哥”。大武汉的美名由此而来。辛亥首义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举世瞩目,奠定了武汉在全国“敢为天下先”的历史地位。大革命时期,武汉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抗日战争时期,“保卫大武汉”的呼声响彻全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批重大项目布局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上世纪80年代初,武汉经济总量、工业净产值居全国大城市第4,虽不及北京、上海、天津,但可与重庆、广州比肩。武汉是全国首批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屡开全国风气之先,当时的武汉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国家实施“两个大局” 战略,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获得了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武汉与上海差距迅速拉大。广州因为毗邻香港,占对外开放的天时地利,脱颖而出,重庆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直辖的优势,迅速发力,两市发展都超过了武汉。武汉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下滑,但武汉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始终不甘落后,始终在上下求索,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起跑点,凝聚新的力量,在经过一段艰难的调整期后,武汉终于再次进入新的上升周期。

  昔日的辉煌,积淀在武汉的历史中,也镌刻在武汉人的记忆里,成就了武汉人的骄傲与自豪。每一个在这座城市生活、对这座城市充满感情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情结——大武汉情结。重振大武汉雄风,这是千万武汉人民的光荣与梦想,也是多年来武汉人民负重前行的强大精神支柱。今天,这份历史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肩上。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武汉解决现实问题和谋划未来发展的需要。今天的武汉,处于产业大发展、城市大建设、功能大提升的时期。这几年,我们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突破2000、3000、4000亿元,去年达到4255亿元,今年可望达到5000亿元。新建了3座长江大桥、1条长江隧道,平均1年半到2年有一座长江大桥通车。兴建二环、贯通三环,建设武汉大道等快速路,中心城区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今后5年,每年还将开通一条地铁线。推进了武钢三冷轧和三硅钢、80万吨乙烯、神龙三厂、东本二厂、上海通用、联想产业园、格力工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去年工业投资1200亿元,今年可望达到1600-1800亿元。确立了“1+6”城市空间格局,规划了产业新城,等等。投资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但是,面对这么大的投入力度、这么多的建设项目,我常想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到底能够管多久,能不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这是一个不容回避、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

  我们需要用历史的眼光,冷静地审视我们所做的工作。从历史上看,对武汉发展的谋划,张之洞堪称大视野、大手笔。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规划和建设的张公堤管了100多年,汉口的中心城区今天基本上没有跳出张公堤的范围;汉口沿江大道租界区的布局,到现在依然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和标志性景观带。建国以来,一批重大项目布局武汉,一批大专院校选址武汉,当时的规划眼光,即使今天来看都是很超前的。比如:建国之初,毛主席作出“钢铁要过江”的指示,亲自视察武钢选址,武钢成为“共和国钢铁长子”,改变了江南没有钢铁生产基地的格局。武汉长江大桥,横跨龟蛇二山,因势而建,直到现在,不仅是城市重大功能性项目,也是武汉标志性景观。武大、华工、地大、华师等一批高校的选址,也是大气魄、大手笔,一座大学一座山,一座大学一道景,形成了今天武汉大学城的大格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天河机场的规划选址等,也都是超前谋划的成功例子。前人的睿智,给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很多启示。

  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许多沉痛的教训值得吸取。这些年,我们每年拆2000万平方米的房子。有些房子,只建了二、三十年就拆了,有的一建起来就落后、就是败笔,多么大的浪费!究其原因,就是缺乏长远眼光,没有确立一个高标准,建的时候,就没有想到要留一百年,自然也就不可能留一百年。虽然大拆大建在现阶段是必须的,但我们何时才能走出“建了拆、拆了建”的怪圈呢!

  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教训,都深刻地说明:一个城市的目标定位是否科学长远,比什么都重要。有什么样的眼界,就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就有什么样的城市未来。我们作为武汉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确定未来目标,一定要对历史负责,对武汉长远发展负责。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去年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我们对武汉的发展确定了一个适度超前的目标,明确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决策必将加快武汉的历史发展进程。

  二、明确目标,找准标杆,正视差距,坚定信心

  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在国家经济结构和战略布局中具有重大功能作用,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一般来讲,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一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二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枢纽;三是国家科教、文化、创新中心;四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五是国家城市体系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从国际看,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率超过70%。工业化、城市化催生了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一批特大城市,它们成为本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增长引擎、科技创新源头、时尚文化中心,地位举足轻重,影响广泛深远。全球前100位特大城市的GDP之和已占到世界的25%,它们当中很多也是世界级的中心城市。

  ——纽约是全世界最具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是世界金融中心、航空和文化中心。全球90%以上美元交易在这里进行,有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华尔街的一举一动左右世界证券、外汇、期货等市场。航空业发达,肯尼迪国际机场有9个航站楼,平均半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客运量、进出口货运量分别占全美30%、50%以上。文化产业具有全球影响力,美国三大广播网总部汇聚这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是国际性报刊,百老汇是世界音乐剧的代名词。纽约拥有众多地标性的著名建筑,仅曼哈顿就耸立着5500多座高楼。

  ——芝加哥是世界重要的工业、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被称为美国“工业之母”,驻有波音、摩托罗拉等世界级制造业巨头。拥有世界上最大最早的期货期权交易市场。是世界“原子能诞生地”,贝尔实验室、费米实验室闻名世界。是北美的“十字路口”,拥有世界最大的内陆港口和铁路枢纽中心,澳海尔机场是全美面积最大机场。

  ——伦敦是世界重要的金融、航空和文化传媒中心。全球约31%的货币业务在这里交易,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证券交易中心之一。挂牌上市的外国企业数量居世界之首。有800多家保险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希思罗机场是欧洲客运量最大的机场。世界歌剧、古典音乐、摇滚、爵士乐等艺术发源于此,路透社、《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卫报》等媒体全球闻名。

  ——巴黎是世界时尚之都、世界会展之城、文化旅游目的地,创意产业走在世界前列。是世界服装设计之都、世界化妆品生产中心。每年举办500个以上国际会议和展览。电影生产量占法国的3/4。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塞纳河等著名旅游景点,令世界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东京是亚洲经济中心、会展中心。是全球最富的城市,2005年以来,GDP一直居世界城市之首。日本注册资本50亿日元以上公司的总部,90%在东京,制造业销售额占日本的1/4。东京音乐节、国际汽车展、国际电影节等会节享誉全球。是日本的教育中心,大学数量占日本的1/3。

  从国内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空前加快,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8 %迅速提高到2011年的51.3%。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形成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五个国家中心城市,它们都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也是世界级城市。它的优势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去年GDP达到1.6万亿元,占全国的3.39%,居全国城市第2;服务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1,占三次产业比重全国最高。我国的银行总部和央企总部绝大多数设在北京,大企业数量全国最多,世界500强企业41家、中国500强企业100家。经过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世界一流,城市功能大幅度提升。拥有亚洲第一大机场——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7867万人次。轨道交通里程达到372公里,居全国城市第2。全国顶尖的大学、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文化设施和全国最有影响的媒体集中在这里。是我国唯一入选全球前10名的国际会议城市。

  ——上海是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也是世界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居全国城市之首,去年GDP达到1.92万亿元,占全国的4.07%。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具备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钢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去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2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1位。是全球三大有色金属定价中心之一,全球最大黄金现货交易中心,上交所是我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对外开放程度高,是全国外资银行最多、最集中的城市,进出口总额最大的城市。是全国国际和地区航线最多的城市,去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球第1。是中国会展之都,会展年收入占全国的50%。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本来就有很好的基础,通过浦东开发和举办世博会,更是得到大幅度提升和完善。站在黄浦江畔展望,一派国际大都市的景象令人惊叹。轨道交通通车里程454公里,居全国城市之首。浦东机场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与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周边主要城市,都有高铁、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

  ——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航运中心和开放门户。近年来,得益于滨海新区建设,发展加速。去年, GDP达到1.12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4,占全国的2.37%。增速16.4%、领跑全国,现代制造业尤其发达,拥有新型运载火箭生产基地、空客320飞机总装线、300万吨乙烯、超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等一批重大项目,拥有22家中国500强企业,去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9万亿元,仅次于上海。是我国北方最大外贸港口,去年货物吞吐量达4.48亿吨,居全球第5,集装箱1150万标箱。

  ——广州是华南经济中心,我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全国华侨之乡。去年,GDP达到1.23万亿元,占全国的2.61%,工业总产值1.58万亿元,都居全国城市第3。拥有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会展中心——琶洲国际会展中心,面积达75万平方米。广交会是中国会展第一品牌,具有世界影响。白云机场是我国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去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500多万人次。拥有南方最大的外贸港口,去年货物吞吐量达4.51亿吨,居全球第4,集装箱吞吐量1440万标箱。举办亚运会是广州发展的重大契机,推动城市面貌、城市功能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广州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粤语歌曲流行全国,“广东粮、珠江水”走向世界。

  ——重庆是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西南综合交通枢纽。近年来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去年,GDP达到1万亿元,占全国的2.12%,居全国城市第5,增速与天津并列、领跑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32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1。

  以上五个国家中心城市,是我们的标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向他们学习。国家中心城市中,除广州外都是直辖市,也大都是东部沿海城市。武汉与他们相比,总体上都有很大差距。但如果逐个对比分析,与每个城市的差距各有不同。与北京、上海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城市综合功能,还是城市影响力,都有巨大差距,是本质性的差距。但与重庆、广州相比,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上的暂时落后,或部分城市功能的阶段性滞后,并不存在本质性差距。

  我们学习这些国家中心城市,并不期望全面赶上他们,而是学习他们规划和建设的理念,明确城市建设的目标,用国际视野和长远眼光谋划城市发展,做到少犯错误,不留硬伤。同时,也要尽快缩小与他们的差距,在某些有优势的领域要争取走在他们前面。通过以上分析,大致明确了我们的主要差距和主攻方向。下面我再用一些通常的量化指标,作一下对比。

  在综合经济实力方面,2011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6756亿元,仅为北京的42.2%、上海的35.2%、天津的60.4%、重庆的67.5%、广州的54.9%。

  在产业发展方面,2011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90亿元,只相当于上海的23%、天津的35%、广州的47%、北京的52%、重庆的61%。中国企业500强,武汉只有5家,北京有100家,上海30家、天津22家、广州15家、重庆也有9家;世界500强企业武汉仅有2家,北京41家,上海也有5家。

  在城市功能方面,我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仅为28.5公里,只是上海的6%、北京的7%、广州的12%。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地铁。去年,航空旅客吞吐量我市只有1246万人次,仅为北京的15.8%、上海的16%、广州的27%。航空货邮吞吐量仅为12.3万吨,是上海的3.5%、北京的7.5%、广州的10.4%、重庆的51.9%、天津的67.2%。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为71万标箱,是上海的2%、广州的5%、天津的6%,比重庆也低。

  在文化发展方面,2011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373亿元,仅为广州的52%,北京的20%。北京有图书馆25家、博物馆195家,上海分别为25家、120家,而我市分别只有16家、52家。

  当然,与这些城市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以上方面,在这里不可能全部罗列。面对差距,我们要有强烈的紧迫感,但也不能灰心丧气,更不能妄自菲薄。重要的是,要看到我们的优势,看到武汉的发展潜力。

  从经济总量看,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了3000、4000、5000、6000亿元台阶,稳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进入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目前仍处于强劲增长态势,今年可以超过8000亿元,明年可望近万亿元,接近重庆现在的水平,三年后可望赶上天津、广州现在的水平。

  从产业发展看:武汉已经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在全国特大城市中同时拥有大汽车、大钢铁、大石化、大船舶产业的,只有上海和武汉。光电子信息已是世界级产业集群,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分别占国内、国际市场的66%、25%。建桥、常规潜艇制造、激光加工设备、工程勘察设计等一批产业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高端装备制造、白色家电等一批产业也有很好的基础,通过努力,这些产业完全可能在全国占据更重要位置。

  从城市功能看:近几年,我们持续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城建投入每年1000多亿元,二七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等一批基础性、功能性、枢纽型项目建成,楚河汉街、国际博览中心、辛亥革命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城市建筑投入使用,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我们5条地铁线同步推进,二环、长江大道等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使我们的城市功能得到突破性的提升。

  从区位市场看:武汉是我国经济地理中心,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内陆市场腹地和中部商品集散中心,被誉为进入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距五个国家中心城市都在1200公里左右,这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

  从科教文化看:武汉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拥有两院院士59名,科研机构100个,高等院校8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9所,在校大学生118万人,居全国城市之首。我们有琴台音乐厅、琴台大剧院等一批国际一流的文化设施,已经建成投用的东湖欢乐谷、建设中的汉秀剧场、电影文化主题公园等都具有全国甚至世界领先水平。

  从自然资源看:我市淡水资源丰富,大小湖泊166个,水域面积超过市域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国大城市之首。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和她的最大支流汉江,在市区交汇,形成三镇鼎立的天然格局,独特的城市形态构成的大格局、大气派,世界少有。这些是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优势。

  特别是近些年来,中部地区加快发展,领跑全国。中央相继实施促进中部崛起、“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示范等国家战略,武汉在全国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国家明确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这一定位距国家中心城市仅一步之遥。省委、省政府明确表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支持武汉做大做强。全市上下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尤其是广大干部通过“治庸问责”,工作作风、精神面貌有很大改观,城市投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心思变,人心思进,武汉快速发展的强大气场已经形成,这些都是我们的发展之基、力量之源、信心之所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正当其时。

  三、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全面增强城市实力、提升城市功能

  去年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要求以建设幸福武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为支撑,大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大武汉新的伟大复兴。

  上个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湖北武汉,在表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时,明确要求全面提升交通枢纽功能、产业带动功能、要素集聚功能以及服务、管理和创新中心功能,为我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

  城市功能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反映一个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分工、地位和作用,体现着一个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仅需要做大经济总量、壮大城市实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功能,使武汉在某些方面发挥在全国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独特优势。我们要把贯彻落实温总理指示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突出提升创新引领、交通枢纽、产业带动和综合服务四大功能。

  第一,大力提升创新引领功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充分利用武汉科教人才的综合优势,在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配置高端创新要素资源,着力于新技术、新产业的创造和生成,着力于创新制度、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高地、参与全球产业创新的战略支点、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创新中心。

  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这是我市着力提升创新引领功能的关键载体。东湖作为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武汉的科教优势集中体现在这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东湖示范区建设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条件都已具备。要按照“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建设标准,以美国硅谷等世界级创新中心为标杆,加快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研发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壮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把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国家高新技术创造中心、新兴产业生成中心,真正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享誉世界的“光谷”。

  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创新引领功能,核心就是要培育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几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年均增长都在25%以上,成为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我们要进一步把握当前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突出发展重点,在全国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云计算等高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重点支持一批条件具备、基础较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增强竞争力。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我市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有基础有条件。我们要进一步突出城市创新特色,加快健全创新体系、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文化,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把我市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构建和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加快组建武汉工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壮大武汉生物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化等试点工作,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

  构筑国际性人才高地。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源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把人才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努力把武汉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影响的人才高地。一切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我们都要努力去营造,一切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空间我们都要努力去挖掘,一切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手段我们都要努力去创新。要用政策引才,用事业留才,用环境聚才,优化人才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海内外人才提供事业发展舞台,有“用武之地”。让天下英才汇聚武汉、为我所用。

  第二,大力提升交通枢纽功能

  提升交通枢纽功能,是武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前提和基础。温总理对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中,更是将这个功能摆在首位。我们必须坚决落实总理的指示,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机场和港口建设,加快形成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重要门户机场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门户机场。门户机场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北京、上海、广州都已成为门户机场。我们要加强规划,迅速启动门户机场建设。重点是开工建设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和机场交通中心工程,尽快把武汉天河机场建设成为全国大型航空枢纽,进入全国机场十强。争取尽快开通美国、中东的航线,加密欧洲、东南亚、日本、韩国、港澳台等国际和地区航线,适时开通非洲、澳洲航线,形成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同时,完善国内航线网络,开通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间的航空快线,积极发展省内支线航空。适时启动天河机场货运航站楼和江南第二机场建设,规划建设通航机场,成为区域通航中心。建设现代化航空物流产业园,把武汉建成国际性航空物流集散中心。还要做大做强基地航空公司,引进航空公司在汉新建基地或设立分公司。

  尽快建成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武汉曾是京汉铁路的终点,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武汉具有重要地位。在一个地域辽阔的人口大国,铁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全力以赴建设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高速客运通道和大运量的货运网络,加快形成武汉至省内主要城市1小时、中部省会城市2小时、京沪穗渝蓉等大城市4至5小时交通圈,巩固提升武汉在全国铁路网中的主枢纽地位。具体地说,就是要尽快建成武汉至孝感、咸宁、黄石、黄冈等城际铁路,推动石武高铁尽快建成通车,争取国家批准建设西北方向武汉至西安、东南方向武汉至福州快速通道,尽快贯通沪汉蓉大通道。

  加快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武汉坐拥长江黄金水道,历史上就得舟楫之便,成就了商业重镇的繁荣。近年来,我们重新审视黄金水道的优势,大手笔、高起点规划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提出 “千万标箱、亿吨大港”的奋斗目标,建设力度空前加大,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升。我们要按照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总体规划,加快建设步伐,把武汉建成长江航运中心和我国中西部连通海外的水路运输枢纽。要尽快完成阳逻、白浒山、金口、纱帽等一批重点港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港口。加快长江、汉江武汉段整治疏浚,提升长江、汉江航道等级。有效发挥长江水利委、长江航务管理局等机构在汉聚集的优势,利用众多船舶和水运设计研究院所的宝贵资源,依托长航等一批大型航运企业,在船舶设计、航运价格、服务流程等方面创造 “武汉标准”,增强武汉航运业话语权。

  着力建设全国性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国家高速公路网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公路通道,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武汉已成为全国高速公路网的重要枢纽节点。提升我市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枢纽地位,关键是完善高速路网结构,加强东南和北、西向的公路运输能力,增强辐射力。要加快推进武深高速(武汉段)、京珠高速(武汉段)复线改造、四环线建设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武汉至阳新、大悟、天门方向高速公路,构建以高速为主体的快速路网。

  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提升交通枢纽功能,核心在“枢纽”二字。关键是促进铁水公空无缝对接,市内交通与市外交通无缝对接,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和货物“无缝隙衔接”。客运方面,铁路、航空、水运、城市公交之间要无缝对接,旅客零距离换乘。货运方面,在构建铁水公空联运体系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发挥铁水、公水联运的优势,加快建设陆路武汉至中西部、西北部,水路武汉至上海的联运通道。市内交通方面,要高标准建设一批公共交通枢纽,使地下交通与地上交通、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同时,要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及城市交通的联网售票与联合售票,方便旅客购票、换乘,加快客流集散。

  第三,大力提升产业带动功能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城市,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产业,产业的核心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工业。做大做强产业,建立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打基础、管长远的根本性功能。

  做大总量是提升产业带动功能的基础。经济总量是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指标,是产业带动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基础。武汉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当务之急是迅速做大经济总量。现阶段,做大总量的关键是工业。要围绕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全面提速“工业倍增”计划,确保2016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再翻一番,达到4万亿元。以工业的加快发展推动我市生产总值尽快迈上万亿元台阶,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前三甲,经济总量占全国2%以上,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生产总值过2万亿。

  延伸产业链、建设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带动功能的关键。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关键在于形成产业集群,关键在于抢占产业链高端。要依托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做深价值链,实现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尽快使我市一批重点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光电子信息产业要依托中芯国际、联想、富士康和烽火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全国第一、世界先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心。汽车产业要依托东风本田二厂、神龙三厂、东风自主品牌、上海通用等重大项目,打造位居全国前列的汽车生产基地。石化产业要依托80万吨乙烯、武石化800万吨炼油改造二期等重大项目,打造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钢铁、高端装备制造等其他产业也要按照这个要求,加快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要依靠一批大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要支持推动现有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尽快形成一批全国500强乃至世界500强企业。企业家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培育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武汉企业家,让“汉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更加注重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武汉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产业层次偏低,调结构、促转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要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在做大总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质量。要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加快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着力提高工业制造基础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创建能力,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要以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以工业的壮大带动服务业升级。工业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武汉传统商贸重镇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在金融、物流、会展等领域实现突破,推动武汉加快建成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市金融服务业在中部城市一直处于首位,目前金融后台服务业全国领先,已有24家金融机构在汉设立后台机构。强化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必须加快引进、培育更多金融机构,争取在银行金融机构方面设立更多区域总部,在金融后台服务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方面设立更多全国总部,在外资银行、金融机构方面设立更多亚太总部。要推进科技金融发展和创新资本集聚,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建设 “资本特区”。加快建设全国物流中心。武汉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的良好交通和区位条件。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武汉被列为全国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之一。研究表明,国际物流节点在北美和欧洲,都不是布局沿海,而是深入内陆腹地的,武汉发展物流业前景十分广阔。我们要按照全国性物流中心的定位,进一步调整物流业总体布局,打造一批物流园区,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加强综合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形成辐射全国的物流大通道。加快建设国家级会展中心。武汉是全国性会展综合成本最低的城市。新建成的国际博览中心全国第三。我们要加快国际博览中心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要依托国际博览中心等会展场馆,学习借鉴芝加哥、汉诺威、米兰等国际会展名城的经验,以国际视野策划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会展品牌,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全面提高会展服务水平,重振武汉会展业雄风。

  第四,大力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决定一个城市的品质、地位和影响力。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综合服务功能。

  建设全国教育服务中心。我市是教育大市,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基础教育实力雄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离不开教育的强大支撑。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把武汉打造成为各类教育均衡发展、质量一流、多元开放、特色鲜明的全国教育服务中心。要全力以赴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办学水平,向世界一流学府迈进,使武汉成为全国优秀学子成就梦想之地。要根据城市和产业发展需要,大力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要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加大国际学校等特色教育学校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

  打造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我市医疗服务能力居中部地区之首,有一批国内一流医院,这是我市的重要品牌。我们要进一步确立“中部第一、国内领先”的目标,努力把武汉打造成为医疗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要抓紧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高档次的国际性大型综合或专科医院,满足包括外籍人士在内的不同人群的多层次就医需求。支持同济、协和等有实力的龙头医院建设国内一流医院。要培养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顶尖水平的医学科研中心,突出打造一批特色专科。

  打造全国工程设计之都。工程设计具有典型的高技术密集、高智力集成、高附加值等特征,是武汉目前在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代表,实力仅次于北京。一批具有中国乃至世界顶尖设计水平的工程项目,都出自武汉的设计企业之手。如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世界线路最长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世界一次性通车里程最长高铁——武广高铁、中国第一座跨海特大桥——东海大桥,等等。我们要进一步凸显武汉工程设计在全国的领先优势,把武汉建成全国重要的工程设计中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设计之都”。要进一步推动构建从设计、制造到建筑的完整产业链;要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工程设计产业聚集地;推动工程设计企业联合发展,成立“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形成拳头,开拓国际市场。

  建设华中“总部之城”。总部经济是体现一个城市服务和管理能级的重要标志。这几年,随着城市经济加速发展、综合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发展总部经济条件更加成熟。要围绕把武汉打造成领先中部、辐射全国的华中“总部之城”目标,开阔视野,统筹规划,打造几个区位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明显的总部经济聚集区。要结合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引进金融业总部、物流企业总部及会计、律师、战略咨询等行业中介机构总部;结合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大企业的地区总部以及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中心、投资中心和营销中心等功能性总部。

  建设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这是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重点。我们要加快构建和完善商品消费市场、服务市场和要素市场,形成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市场体系。要充分发挥武汉优势,加快汉正街搬迁改造和汉口北市场建设,加快钢材、家具、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及百货和日用品交易市场等小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商业业态的整合、改造和提升,改善购物服务环境,把武汉打造成为购物环境最优、业态、品牌最齐全、购物最便利的城市。要加大要素市场建设力度,新建金融资产交易所、长江航运交易中心等一批要素交易平台,扩大交易规模和辐射范围,力争建立“武汉价格”指数平台。

  建设全国旅游目的地。武汉建设全国旅游目的地,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关键是要在改善软硬旅游环境上下功夫。国家中心城市,也应该是一个全国旅游中心城市。要高标准谋划武汉的旅游发展,努力把武汉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全国旅游目的地和世界性旅游城市。要进一步策划引进一批像东湖欢乐谷、汉秀剧场、电影文化主题公园等大型旅游项目;策划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要大力提升传统旅游景点的层次,充实文化内涵,增强吸引力;充分挖掘城市潜在旅游资源,培育一批具有武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武汉旅游的整体实力。

  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彰显武汉特色

  特色是城市竞争力和魅力所在。纵观国内外知名城市,都依据自身的区位基础条件、历史文化积淀等资源禀赋,形成了各具魅力的城市特色。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最大限度地彰显城市特色,以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独具魅力的文化个性、活力迸发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地位和影响力。

  第一,彰显滨江滨湖生态城市特色。城市不是“水泥森林”,而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有血肉、有呼吸、有个性。城市的健康,需要我们善待和呵护。

  加快实现“1+6” 城市空间转型。城市规划是城市特色在空间上的“投影”。武汉独特的城市形态,融大气和灵秀于一体,世界少有,我们决不能辜负大自然的恩赐。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保护好自然赋予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规划建设好大江大湖大武汉,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要学习芝加哥等先进城市,牢固树立百年规划理念,强化城市整体设计,进一步彰显滨江滨湖特色。按照已经确定的“1+6”空间格局,完善中心城区功能,组团式集约发展6座新城,强化中心城区与新城区的生态隔离,锁定中心城区增长边界,防止继续“摊大饼”。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塑造鲜明的城市建筑风格。

  凸显 “东方水城”风貌。水是武汉最大的优势和最显著的特色,武汉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水相亲、城水相依的历史。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依托水资源,做足水文章,彰显水特色。一定要把水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算大账、看长远,即使牺牲一点眼前的经济利益,也绝不能减少水域面积,绝不能破坏水生态,留下历史遗憾。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大气魄、大力度改善城市水环境,强力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汉阳“六湖连通”、金银湖“七湖连通”等工程,加快建设滨江、环湖绿道,实现湖网相连、江湖相济,构建气势恢宏的大都市水岸景观,让老百姓真正享受滨江滨湖的现代生态城市之美。

  建立具有三镇特色的基础设施体系。武汉“三镇三城”的城市空间结构,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来匹配,满足千万人口的生活需求。既要注重大力发展过江交通,增强三镇之间联系与合作,实现功能互补,又要注重三镇内部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独立成市。对于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强力推进。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地铁建设,确保未来5年,中心城区每年开通一条地铁线,各新城区建成通车一条轨道线和快速通道。到2017年,基本建成长达215公里覆盖三镇、城乡一体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推动武汉全面迈向地铁时代。

  第二,塑造独具魅力的汉派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集体人格。一座城市最吸引人、最感染人、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不仅在于其优美的风景、繁华的街区,更在于她的文化传承与个性特色。

  纵观国内中心城市,都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个性魅力。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形成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塑造独具魅力的汉派文化,提升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

  培育汉派文化特色。武汉有着3500多年的文明传承,是长江文明的重要集成地,孕育了盘龙文化、知音文化、首义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木兰文化。近代开埠以来,武汉商贸繁盛,形成了浓厚的工商都会文化,蕴含着人本、信义、竞合、包容、创新等文化特质。武汉的历史人文传统,塑造了武汉人敢作敢为、豪放包容的个性。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武昌打响,绝不是偶然。我们要深度挖掘武汉历史文化内涵,融入改革、开放等时代元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塑造汉派文化特色,建设全市人民共有精神家园,形成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武汉集体人格。

  保护和传承文化根脉。武汉地处荆楚大地,楚风汉韵,底蕴深厚,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有汉剧、楚剧、湖北大鼓等地方戏剧,有汉绣、剪纸、铜锣、高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名人故居、工业遗址、风貌街区等历史遗存,有四季美、蔡林记、小桃园、老通城等“老字号”地方特色餐饮。这些都是武汉的宝贵资源,是城市文化根脉所在,我们要倍加珍惜、倍加爱护。要采取得力措施,传承历史文化,守住城市根脉,留存城市记忆。特别要注重培育地方饮食文化,把武汉打造成“美食家的天堂”。

  大力发展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文化。影视传媒、流行音乐、街头文化、时尚消费等,是现代社会城市文化的有机元素。我们要着眼全国,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报刊、电台、电视台,推出一批宣传武汉、唱响全国的流行歌曲,打造一批汉派影视精品。精心策划举办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活动,培育造就一批汉派文化名家大师,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品牌,让汉派现代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依托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等“文化五城” 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汉派文化融入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推动武汉文化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第三,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武汉素有“敢为人先”的改革传统,很多改革举措曾领全国风气之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我们继续高举改革大旗。要紧紧抓住“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解决制约武汉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制度创新为主攻方向,用足、用实、用好先行先试权,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大胆突破,真正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打造全国投资环境最优城市,构筑武汉发展新优势。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和理念,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通过努力,使武汉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行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区。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中心城市,必然是一座开放的国际化城市。刚刚闭幕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武汉建设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建成国家中心城市之日,就是迈向国际化大都市之时。100年前的大武汉,主要就大在开放上。当时的武汉,是中国内陆重要的通商口岸,是外国政府设立领事馆的首选之地,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牢固树立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以国际化的理念来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开放度、外向度。当前,要在美、法、韩等国在汉设立领事馆的基础上,争取英国等更多国家在汉新设领事馆,增加签证办理等关键功能,加快规划建设领事馆区。

  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努力扩大就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让市民生活得体面、有尊严。要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形成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免费服务范围,让市民都能平等享有优质的公共服务。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谐稳定,努力建设幸福武汉。

  五、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

  今天的大会是动员,是誓师,标志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已经明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宏伟的蓝图要靠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工作来实现。无论前面有多少困难、多少考验,我们都要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一往无前地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第一,要大力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每一个武汉市民都要模范践行武汉精神,使之成为引领我们战胜困难、不断前行、创造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大胆创新,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敢于克难攻坚,不断超越自我。要立足本职岗位,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要热爱我们这座城市、呵护我们这座城市,坚定相信这座城市的美好未来,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推动者、实践者。要志存高远、不甘平庸,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程中,留下自己深深的人生脚印。

  第二,要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千万武汉人民福祉之所系、希望之所在,必须凝聚全市方方面面的力量和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和动员全市人民汇聚成强大合力。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团体,无论是大专院校还是科研院所,无论是企业家、公务员,还是普通市民,都要积极投身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强化四大功能,研究重大问题,策划重大项目,推进重点工作。人大、政协要充分履行职能,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积极建言献策。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要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要把创新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输送智力、科技和人才。广大企业家要牢固树立国际视野,敢于同全国500强、世界500强比高低,发奋做大做强企业,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驻汉部队和武警官兵一直以来为武汉的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希望继续发挥保驾护航的独特作用。全市人民都要进一步增强城市主人意识,增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自觉以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自觉维护城市形象,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第三,抓好顶层设计。必须按照“百年不落后”的总体要求,制定好国家中心城市规划纲要。市直各部门要根据今天动员大会明确的工作重点,结合自身职能,对标其他国家中心城市,以强烈的国家中心城市意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研究产业、行业发展的方向和重大项目,确保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在科学谋划的基础上顺利推进。

  面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尽快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把握规律、开拓创新的能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科学研判形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第四,坚持项目推动。再好的“顶层设计”没有项目,都是“空中楼阁”。要迅速把工作思路方案化、发展措施具体化,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加快推进上海通用武汉基地、80万吨乙烯、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汉新港、地铁等一批在建项目,确保早日顺利建成。抢抓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在武汉布局交通、能源、物流、金融等领域的重大区域功能项目,争取T3航站楼、地铁、轻轨、杨泗港大桥、东湖隧道、三阳路隧道等一批已经策划好的项目尽早获批。全力引进一批单体投资50亿元以上的大型产业项目,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构筑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同志们: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进军号已经吹响,复兴大武汉的壮丽画卷正在展开。面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托,面对历史的机遇,面对人民的期望,我们责任重于泰山,使命无比光荣。我们必须勇于担当,燃烧激情,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把全部的智慧和心血投入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事业中去,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负时代的眷顾,书写武汉历史的新篇章!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良好开局,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上一篇:

坚持“同心”引领 共创“中...

下一篇:

老区人民的企盼——河南罗...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