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交流园地
携手担当团结使命 发好政协履职之声
2018-09-05 1178
来源:本站
作者:丁 玲

  人民政协在当代中国政治运作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促进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大团结大联合,共同为实现中共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民主党派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政协担当团结使命。

  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主党派在推动共和国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等方面都曾起到独特作用。1945年毛泽东和黄炎培“窑洞对话”中所谓“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和“人人起来负责”,仍是解决中国目前许多政治问题的关键。1948年4月30日,党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府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号召提出之后,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热烈响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项统战政策的落实,党外干部促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作用日益彰显,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作为党外干部,应当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认真思考如何在政协平台上更好的发挥作用,为区委、区政府更好更快的发展作出贡献。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政治意识,不忘合作初心

  新修订的政协章程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用五句话表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包容性;二是党派合作性;三是民主协商性;四是制度安排的长期性。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基本要义,具体落实到政协各项工作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政协章程履行职能,尽职不越位,发挥好合作共事的平台作用,彰显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外领导干部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进一步履行好职责。筑牢政治共识,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党外领导干部履职之根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政治原则。

  二、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发展合力

  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汇聚了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团结统战功能与生俱来。人民政协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协商民主,开展民族宗教活动,开展港澳台侨联谊活动,开展文史资料活动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当前,江夏区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期、政策叠加的机遇期、奋力崛起的爬坡期。区委、区政府着眼于推进江夏区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区委五届一次会议上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区的战略目标、定位、发展路径、举措。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就必须依靠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党外干部必须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发挥人才荟萃的优势,在献计出力上发挥更大作用。围绕改善投资软环境、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重大问题,围绕用地指标、信贷融资、招工用工等瓶颈问题,居民增收、就业社保、就医就学等民生问题,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力争拿出一批有情况、有分析、有见地的调研成果,更好地推进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落实;发挥党外干部联系广泛的优势,多做牵线搭桥的工作,在招商引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工商联,企业家以商引商,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现新的突破。

  三、提高履职意识,服务改善民生

  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促进民生改善是各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全区党外干部必须始终把帮助改善民生作为自己履职尽责的着力点,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要立足党派优势,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参与改善民生活动,广泛开展科教文化、医疗卫生、法律咨询下基层活动和慈善捐助等扶贫济弱活动,努力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很多党外干部同时兼有政协委员的身份,区政协开展的委员进社区活动就是一个为民服务的好平台,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载体,深入社区,深入农村,融入群众,广泛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为区委、区政府掌握社会舆情提供参考。

  四、发挥统战意识,促进社会和谐

  统一战线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独特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当前,江夏区正处在改革攻坚、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重点工作多、发展任务重、维稳压力大,尤其是旧城改造、房屋征迁、项目建设引发的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党外干部大都来自基层和各条战线,是群众最直接面对者,党外干部更容易贴近群众,群众也愿意把想法和诉求告诉党外干部。党外干部应该继续广泛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当好贯彻政策的宣传员;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做好沟通思想、稳定情绪、化解矛盾工作,为我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当好社会稳定发展的调解员;调动党外人士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作用,最大范围地团结力量、汇集智慧、凝聚人心,为江夏区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当好凝聚力量的组织员。

  党外干部是人民政协队伍的重要成员,在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事业中,在参与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只有把政协的优势与党外干部的自身优势结合起来,才能让党外干部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作者系民建武汉市江夏区总支主委)

上一篇:

改革铸我 无悔人生

下一篇:

不驰于梦想 不鹜于虚声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