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主题教育
【三中全会专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能农村现代化的观察与思考
2024-09-10 373
来源:本站
作者:刘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通过了《进一步全面深入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分15个部分60条提出了300多项改革举措,明确了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优先序。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是率先在农村起步并取得突破的。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在农村工作的民建会员,我想结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能农村现代化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image.png

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会释放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如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进行了系统部署,十年来,农村现代化处处可见,比如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我们看到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臭气熏天的污水沟不见了,垃圾集中清运了,旱厕改成干净卫生的现代化厕所,乡村更和美了,比如乡村水电路气房网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医保、社保覆盖了所有农民群众,农民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生病也敢去医院了等等。

我们也能真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触动既得利益,从体制机制上破除制约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障碍。

我举两个例子:先来看全市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获判决支持案例。蔡甸区一个三无电镀加工厂,将铬含量严重超标的废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该电镀厂老板因废水直排获刑1年并赔偿21万用于生态修复!事件起因于2017年1月,蔡甸区有村民投诉称,用于灌溉的井水被附近电镀加工厂排放的废水污染。调查人员走访发现,一电镀工厂正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到厂外空地。对周边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显示,多处的六价铬含量均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3倍以上,其中1处甚至超过225倍。同年3月,蔡甸区检察院以涉嫌污染环境罪将电镀厂老板雷孝波批准逮捕。随后,省环科院等专业机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含铬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场地进行应急修复,将污染损害降至最低。

面对发展和质量、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关系,我们的各级部门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式,并且贯彻落实到实际中,实践证明,观念一变天地宽。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带来的不仅是绿水青山,更是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也促进了农村良性循环发展。

我们再来看关于耕地整治的一个例子:2023-2024年,全市进行永久基本农田整改处置。我国19.18亿亩基本耕地是14.1亿人口粮食安全的保障,是我国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保障,守护耕地虽难却义不容辞。以永安街道为例:永安街在永久基本农田整改处置中,整改图斑87个、共1334.68亩,均为坑塘水面占用耕地。目前已完成68个图斑、共1069.5亩整改,剩余整改任务也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全部出苗复绿。

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再到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完善、数字化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历史的耐心,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层层递进。这些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安排部署,使全面深化改革有方向、有章法、有底气,让群众看到了百年大党深化改革的信心、决心,面对利益冲突矢志推进改革的魄力和能力。

我们都知道群众是务实的,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需要看到政策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对于空头支票、花架子十分反感,这就需要我们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带给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落到群众可感可及的地方。通过研学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一方面感受到了在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紧迫性,同时作为在基层工作的民建会员,我们必需学深、学精、学透,才能更好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避免出现“干部干、群众看、干的看的都抱怨”、政策解释不充分不到位导致信息不对称诱发怨言等现象。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民为中心,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民希望自己的腰包鼓起来,干部希望通过发展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人民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一靠制度、二靠人、三靠资源禀赋、四靠经济发展规律。当前农村实现现代化仍然面临很多难点,比如农村经济集体经济薄弱,发展面临人口、产业等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巨大变化,农民增收难度大、城乡收入绝对差仍然很大、乡村产业振兴仍面临挑战、逆全球化给宏观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等。在进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时,我们发现乡村个体工商户不断萎缩,很多村湾连小卖铺都没有了,乡村技能队伍人才不断凋零,过去的工匠如泥瓦匠、铁匠、篾匠、剃头匠、修靯匠等已逐断消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始终将农村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从多个方面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安排部署,这些改革措施是多维度的,既有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公平流动,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等。这些措施是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是聚合也是组合,形成了推动农村现代化的一套组合拳。对于接下来五年农村现代化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是全会始终将人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会议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确保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就医等隐性社会福利,能平等享受城市发展红利;有序推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也就是外出务工农民可通过将土地转包给农业公司、农场主等获取收益,确保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收益;明确农民合法拥有的住房可通过租用、入股、合作等方式获取收益,保障了农民的财产性权益。

二是通过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培训和集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制度,这是中央首次提出,通过人才、要素、政策、资金等导入,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明确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对于促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非常重要,统一大市场包括统一城乡市场,过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能进入建设用地市场,三中全会规定“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拓展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比如在农村发展的一些小作坊企业就可以获得村湾点状建设用地了。同时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也将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带来更多社会保障,统一的要素市场,有助于促进更多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向农村。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将进一步助力推进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比如我们过去的产业转移是由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但现在我们发现互联网+带动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发展,服装、鞋袜、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得以在农村发展,这些产业非常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比如永安是服装加工产业集聚地,实实在在实现了帮助群众就近就业。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于城乡融合发展,也着眼于统筹更多力量,结合农村发展去推动,这包括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国工匠,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制定更好制度,我坚信乡村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好。

我想通过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积小胜为大胜,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能如期实现!

(刘晶在民建武汉市委会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上一篇:

【主题教育|学思践悟】政...

下一篇:

【主题教育|学思践悟】政...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