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武昌小东门的忠孝门、位于司门口的原岳家军帅府、黄鹤楼岳飞广场……近日,武汉科技大学国学中心主任、武汉岳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孙君恒教授带领传统文化爱好者,进行实地踏访,讲解爱国英雄岳飞在湖北及武汉留下的历史印记。
今年春节期间,电影《满江红》热映,引发观众对岳飞抗金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对爱国英雄的深切缅怀,不少市民游客纷纷前往相关景点、遗迹“打卡”。
曾在湖北屯兵7年 “岳王印记”遍荆楚
“岳飞39年的短暂一生中,曾有7年时间屯兵湖北,期间北伐四捷,岳王府就设在武昌。岳飞蒙冤平反后被封为宋岳鄂王,简称岳王。中国曾经最大、最早的岳王庙,就坐落于武汉蛇山脚下。岳飞在湖北实现了人生的辉煌并留下后裔,荆楚大地上至今存留有其诸多历史遗迹。”孙君恒教授介绍。
在湖北,至今仍有许多地名与岳飞有着直接联系,如武汉的武昌岳家嘴是岳飞水军训练基地,武昌司门口曾是岳飞帅府。为纪念岳飞,洪山有岳松,汉阳有报国巷、报国庵,黄鹤楼公园内有岳飞亭和岳飞塑像。省内,还有因岳飞屯兵驻节而得名的湖北天门市岳口镇、湖北嘉鱼县的岳公楼遗址、大冶市龙角山岳飞点将台、铜绿山岳飞冶炼兵器遗址以及通城县黄龙山下的岳王庙遗址、竹溪县蒋家堰镇岳王庙村,以及仙桃、京山等地设有关岳庙等。
“武穴、黄梅是岳飞后裔在湖北最集中的地方。”孙君恒介绍,岳飞遇害后,其妻李夫人偕同岳震、岳霆隐居湖北黄梅,繁衍生息。岳震、岳霆故后葬于黄梅。岳霆后裔岳万山后迁到广济(今武穴市),在凤凰山下结庐而居,广收弟子悉心传授岳家拳术。流传800多年的“岳家拳”,2008年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孙君恒认为,岳飞忠孝伦理精神、岳飞诗文、岳家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岳飞为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增添了丰富的城市内涵。
武汉有17处 岳飞相关遗迹和地名
武汉市社科院副研究员、武汉岳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密小华,2016年曾完成《岳飞暨岳家军在武汉及湖北周边地区的活动》专项课题研究。
“武汉三镇遍布岳飞遗迹,目前已发现17处遗迹和地名,不排除未来还会有所发现。”密小华介绍。
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公园内,能见到众多岳飞相关遗迹,如精忠报国牌坊、岳飞亭、岳飞铜像、岳家军群雕等。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出兵收复襄阳等六州后曾登黄鹤楼,写下另一首著名词作《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这首词比《满江红·怒发冲冠》时间要早。
在蛇山上北望,岳飞帅府就坐落在山脚下的老城司门口;在司门口东边,小东门(忠孝门)城内粮道街马蹄营,为岳家军马队驻扎地;小东门(忠孝门)外,沙湖东南角紫金山与刘家湾一带(今大东门小学与紫金街一带),曾是岳家军的大校场;沙湖东边岳家嘴,则是岳家军水军基地及其操练水军之所,“岳家嘴”地名由此得来;在蛇山尾向南眺望,岳家军中军营就设在大东门(宾阳门)外七官山(今梅家山)至晒湖边(今武昌南站)。
绍兴六年(1136年)三月,岳母姚氏病亡于鄂州岳飞帅府。岳飞率子岳云跣足扶梓出武昌城小东门(忠孝门)至庐山安葬,其孝心感人,于是此门被叫做忠孝门。民国时期拆除旧城时,连接忠孝门的街道仍命名为忠孝门至今沿用。
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第一次北伐得胜归来,曾屯兵汉阳马沧湖一带。今汉阳拦江路西段与归元寺路(翠微横路)南端交会处,即是当年岳飞屯兵地,后人谓之兵藏阁,后人也将兵藏阁称为冰塘角(武汉方言“阁”“角”同音)。
湖北的岳飞文化研究影响巨大
“岳飞在湖北留下了铿锵足迹和宝贵精神遗产,湖北的岳飞文化研究也起步较早,在全国影响巨大。”孙君恒、密小华两位专家介绍。
2011年,经民政部门批准,武汉就成立了岳飞文化研究会,团结相关专家和各界人士,开展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研究和相关活动。
2018年3月,由岳飞思想研究会、武汉岳飞文化研究会等联合主办的纪念爱国英雄岳飞诞辰915周年活动在汉举行。来自全国的300多名岳飞后裔和各界人士参与,在黄鹤楼公园岳飞广场举行系列纪念仪式后,全场高唱《满江红》,场面激动人心。
近年,武汉岳飞文化研究会的专家还曾经向有关部门建议,将武汉市沙湖公园改建成岳飞文化主题公园,将旅游休闲公园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基地紧密结合,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
密小华呼吁,将湮没在武汉大街小巷中有关岳飞在汉遗存进行归类,并重新修葺整理,遗迹遗址或重建或新修,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纳入到全市文化遗产序列中。
“很多武汉人不知道武汉与岳飞的故事,这十分令人遗憾。”孙君恒建议,在东湖风景区内恢复岳王庙,在汉阳龟山建设岳飞景观、雕塑,于武汉博物馆、黄鹤楼的展厅内开设岳飞文化展览等,让更多人感受到英雄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