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公布了关系中共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五年乃至长远的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通过仔细研读发现,规划建议既是对“十四五”规划的传承,也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部分内容做出了合理调整与优化。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发展面临着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文选》中强调的系统性观念、协同性思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指导。虽然国际上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但是党中央明确指出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党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这些基本判断,有助于我们团结凝聚人心、提高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二是坚持稳中求进。在深刻洞察了产业体系化与科技创新的逻辑关系以及预估“十五五”期间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可能会增多,由此“十五五”规划建议依然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度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强产业韧性,高度重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同时也重视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事实上这也符合近两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先立后破”精神。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在“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仍有不足,仍有“卡脖子”技术与产业,由此就必须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发展。此外,多年来主要依靠国外市场的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国内市场重要性更加凸显,而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最深刻的制约因素就在于传统的统计、财税、考核制度,由此需要推动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生产地和消费地利益分享等制度优化。
四是坚持机制优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坚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积极扩大高水平自主对外开放,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
(作者系民建武汉市委会副主委、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武汉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