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想建设 > 主题教育
【三中全会专题】吴立群:从经济角度认识和把握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2024-07-22 873
来源:本站
作者:吴立群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总体来说,《决定》对经济和民生领域改革的部署力度大、举措实、含金量高,旨在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对全球经济发展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国有企业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二是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包括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如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统一规范且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如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制度,特别提出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三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深化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优化各类存量结构调整。

四是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完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强调要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五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强农惠农富农,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六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作者系民建武汉市委会副主委、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职市自然资源副总督察)

上一篇:

【三中全会专题】《中共中...

下一篇:

【三中全会专题】新华社评...

申请入会

会章会史

武汉民讯

慈善关爱基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