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参政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民建武汉市委员会把参政议政机制建设确立为提升能力的有效抓手,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完善,在创新中发展,推动我会的参政议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近5年来,我会连续有课题成果被民建中央采纳为全国政协提案;连续8年有集体提案上升为市政协建议案原案;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稳步推进,来稿量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幅,采用层面逐年拓宽,在市政协33个参加单位中的得分排名名列前茅,连年荣获省民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特等奖和市政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现将我会的经验和做法总结如下:
一、搭平台,发挥会员主体作用
(一)搭建开放性的课题招标平台。早在2006年,我会就率先在全市8个党派机关中开展了课题申报立项工作,制定实施了《参政议政研究课题立项管理办法》,每年初面向全体会员进行调研课题公开招标,对通过评审立项的课题给予经费支持,从而搭建起课题招投标这一开放性的参政议政平台,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同时,我们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创新,先后从如下几个方面对课题工作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是多层次、分时段立项。根据选题大小、采用平台的不同,分为专项课题、重点课题、定向课题和一般课题进行立项,给付相应的课题经费;开展中期立项,根据社会热点变化趋势灵活应变,在年中对时效性强的选题及时补充立项,提高选题的针对性和命中率;二是多层面选题。从过去只关注市级层面选题向全国、省、市多层面立项、转化,成果多渠道利用转变,将全国性、全局性的选题纳入课题工作重点,提高我会参政议政成果的采用层次和社会影响。这一转变带来的变化是:近几年我会都有高质量的课题成果被民建中央采用,其中2013年更是取得了4项课题成果同时被民建中央采纳为全国政协提案的丰硕成果。今年初还承接了民建中央重点专项“加强经济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的子课题《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推动武汉城市圈发展转型》。此外,每年还有6-10项课题成果被民建湖北省委会采用为省政协提案。三是加强市区联动。探索建立市区联合课题立项制度,每年协助各区(工)委会确定2-3项区级立项课题,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推动基层组织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
经过10年的认真实践,我会的课题工作体系日臻成熟和完善,参政议政氛围日益浓厚,会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凸显。课题申报和立项数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今年的课题申报量更是多达94项,立项数量也从最初的6项逐年扩面到今年的 47项,课题工作呈现出全面开花、渐入佳境的可喜局面。
(二)搭建政党协商的参与平台。市委双月座谈会作为我市政党协商的最高形式,是集中展示和检验民主党派集体智慧和参政议政能力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会把双月座谈会摆在参政议政工作最为突出的位置,实行主副委分工负责制,领导亲自过问、严格把关,提高发言质量。从2014年开始,尝试将每年6期的发言议题作为定向课题立项,在精心组织、精准选题、精细服务方面下功夫,根据不同议题推荐和物色会内具有相关专业特长的专家学者直接参与高层建言,让专业问题专家谈,有效提高了发言的深度、力度和效果。也为会员参与高层建言、施展参政议政才能提供了舞台。多位会员因为在双月座谈会上的上佳表现脱颖而出,进入市委统战部考察培养的视野。比如我会成员、植物生态学博士、武汉植物园副主任万开元在2014年第四次双月座谈会上提出的《增强我市绿地系统降尘除霾功能的建议》,受到与会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市园林局、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对该建议作出了积极回应,并予以了书面答复,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三)利用好政协协商平台。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履职尽责的重要舞台。除了每年在全会上提出多件有分量的集体提案外,我会还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界别委员利用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座谈会、市长与政协委员对话会、联组讨论、政协常委专题协商会议、界别协商座谈会等协商议政平台,积极建言献策,展现民建的良好形象和界别委员风采。如市政协委员、市民建常委、湖北鼎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顺全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经历,在去年市政协二季度常委专题协商会议上作了“关于进一步突出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主体作用的建议”大会发言,引起了广泛共鸣,《长江日报》对他的发言内容和观点予以了重点报道。
二、建机制,保障工作有序运转
(一)建立公平的考核激励机制。我会修订实施了《民建武汉市委参政议政工作考核计分办法》,对各基层组织参与课题工作、双月座谈会、界别协商座谈会、《政协论坛》节目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情况实行量化考核和通报,考核结果与下拨经费挂钩。进一步健全参政议政表彰激励机制,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大张旗鼓地表彰成绩突出的参政议政先进集体和个人。特别是近几年,市委会加大了参政议政工作经费的投入支持力度,先后两次上调了课题经费和社情民意稿酬标准,对于采用层级高、采用效果好,以及被领导签批的社情民意稿酬标准更是有了大幅提高,鼓励会员多出高质量的成果。我会还一以贯之地将参政议政能力和成效作为政治安排、选拔推荐干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强化会员的参政议政意识,形成有为有位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经常的学习培训机制。每年不定期举办经济形势分析、政策解读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会,为会员知情出力提供支持和帮助。建立参政议政工作培训机制,坚持每年召开信息工作会议、课题征集研讨会等,采取辅导报告、信息稿件分析、工作研讨等形式,切实加强对骨干会员的培训。同时,主副委、处室负责人和机关干部还经常利用新会员培训班、参加基层活动等机会,向广大会员宣讲课题申报、提案和社情民意撰写的相关知识,提高会员对参政议政工作的认知和参与热情。除此之外,调研室每年汇编一期《武汉民讯•调研专辑》增刊,将当年在各个参政议政平台形成的所有调研成果收录其中,为我会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也成为会员学习参政议政知识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广受会员的欢迎和好评。
(三)建立及时的反馈通报机制。尤其对于社情民意工作,若能及时向撰稿人反馈采用情况,既是对撰稿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他们的有效激励和鼓舞。为此,我们积极主动与信息报送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将采用情况向会员一对一地反馈。并对各基层组织社情民意信息的报送、采用情况和得分情况实行半年一通报制度,以激励先进、督促后进。
三、抓队伍,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离开广大会员的支持和参与,参政议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会不断拓宽人才发现、培养的形式和途径,充实骨干队伍力量,为参政议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不竭源泉。
(一)专家智库。针对我会专家型人才的局限,以及课题成果采用层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实,我们通过走访省民建、政府职能部门、高校等单位,整合会内外人才资源,打破省属高校会籍关系限制,获取多层面的智力支持,建立起一支以会内人才为主、会外为辅的专家学者队伍,成为我会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智库。
(二)专委会队伍。专门委员会汇聚了会内各方面的专家和人才,是参政议政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加强专委会队伍建设,从2012年开始,我会的各专委会主任均由民建常委担任,并在每年底的常委会上对专委会的工作进行述职。按照市委会领导对专委会提出的“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的要求,工作中注重发挥八个专委会的特色和优势,强化参政议政职能,凝聚集体力量。同时,根据会员结构和专委会职能需要进行合理设置、动态调整。针对新发展会员整体呈现出高学历、高专业层次、年轻化的特点,有意识地通过将新会员吸纳进入专委会、社情民意约稿、邀请参与课题申报等形式,发掘、培养参政议政新生力量,充实专委会骨干人才队伍,为年轻会员施展才华、发挥作用、锻炼成长创造条件,成效明显。比如为发挥新会员范犇(中央“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哈佛大学博士)的专业优势和特长,我们将他增补进经济调研专委会并担任副主任,还将一期市委双月座谈会的调研任务交由他来承接,为他高起点参政议政搭建起了高规格的建言平台。
(三)信息员队伍。面对信息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会进一步健全了信息员网络,夯实信息工作基础。每隔三年就重新甄选30人左右的信息员队伍并颁发聘书,强化对信息员的管理考核,要求信息员每年至少反映2-5条有分量、有价值的社情民意。平时注重加强与信息员的沟通联络,通过QQ群、短信、电话等形式及时传达上级精神,通报信息采用情况,开展热点讨论和专题约稿,发挥好信息员的主力军作用。
四、强协作,着力提升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会积极主动加强与民建中央、外地民建组织、对口联系单位、高等院校等多个层面的协作交流,既开阔了视野,也促进了参政议政工作的发展。
(一)积极承办民建中央会议。2010年,武汉民建成功举办了民建全国参政议政工作会议,来自全国28个民建省级组织和14个副省级城市民建组织的领导及专干共75人参加了会议。这是民建中央首次将全国参政议政会议交由副省级城市承办。2014年,我会又参与承办了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湖北省科技厅主办的“科技金融发展”研讨会、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和民建省级组织调研处长会议。通过承办大型会议,既是对会机关组织协调能力的一次次考验和提升,也有效增进了与各地民建组织的感情联系和工作交流。同时,我们以课题调研为纽带,与广州、上海、南京、合肥、泸州、宁波、南宁、贵阳、青岛等多地民建组织开展了互访交流,获益良多。
(二)加强与对口联系单位合作。与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三家对口联系单位通过举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论坛”、联合调研、政策辅导等形式深化交流与合作,形成了“推广合同能源管理(EMC)”、“鉴证类中介服务业发展”、“提升创新驱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调研成果。
(三)积极与高校开展战略合作。2014年,我会与在汉部属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参政议政、学生实习、人才培养、会员培训等方面展开长期合作,共同服务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此举开创了武汉市级民主党派与高校合作的先河,也为下一步我会与武汉大学战略发展研究院的合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五、促服务,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会机关是党派工作运转的枢纽,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发挥着组织协调、服务保障等职能。市委会领导高度重视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倡导“会谋事、能干事、善共事、干成事”的干事文化,努力打造一支积极进取、团结高效、勇于创新、保障有力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队伍。在机关管理上,我们建立了完整的内部制度,同时建立了优秀部室、优秀公务员、季度优秀文稿评比等机制,鼓励机关干部撰写社情民意稿件,提高参政议政意识和文字把握能力。引导机关干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保障,使会机关成为广大会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桥梁和纽带,以主动、用心、周到的服务赢得会员的广泛支持与信任,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更好地服务参政议政工作,机关在人员分派上向调研部门倾斜,成为机关人员最多的业务部门,为调研成果的多层面转化利用提供了人力保障。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对参政议政工作的新情况、新形势和新要求,不能有丝毫懈怠和停步,仍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拓展新思路,探索新办法,推动参政议政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