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在民建武昌区委《风雨同舟》一书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万开元
《风雨同舟·武昌民建1951-2016》付梓出版,是区民建史上的一件大事,我非常荣幸作为本书编撰工作的参与者及第一批读者,想就此机会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为了便于表述,我将体会归纳为一个传统,两种精神,三个启示,两个建议,一份期待。下面具体汇报一下,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一个传统
本书充分浓缩与体现了区民建65年来所形成的“风雨同舟,不忘初心”这种优良的,能复制、能借鉴的“身边的传统”。如老领导江海清谈写好提案的体会:要认识到位,要服务群众,要笨鸟先飞,要勤笔助思,要拾遗补缺,要换位思考,要紧贴形势,要逐步完善,要锲而不舍,要从“提案中学习”,要时时尽心。现在看来,依旧不失为字字珠玑,诚为提案撰写的金科玉律。还有如98岁高龄的老主委朱复再所言:活到老,学到老,耕耘到老。一代代民建人正是这样尽职尽责地履行着参政议政的神圣职责。
江海清、郑隆辉、答荣川、朱复再、曹立庵、鲁德渊、赵蓉等老一辈民建人,我虽从未谋面,但打开书页细细品读之后,陌生的感觉竟渐渐消散。诚如文彤主委在序言中所说,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见在时代的浪潮中,民建人如何把握历史方向,为了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可以看到面对抉择,民建先贤们如何为民族振兴而殆精竭虑。
二、两种精神
一是敬业精神。民建的一大批会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均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与他们所具有的爱岗敬业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二是奉献精神。无须讳言,我们的大多数民建会员,均是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凭着民建赋予自己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凭着爱党爱国爱会的一腔热血,抽出时间来开展工作的。
三、三个启示
一是立足本职,双岗建功。只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更大限度地在会内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超越专业,建专业言。要从专业出发,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的角度进行建言献策。这样的建言更具可取性、可行性或者前瞻性,也就更有价值。
三是兼具进取心与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的同时保持进取心,这一点更为重要,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持之以恒、能否风雨同舟、能否不忘初心的根本问题。
四、两个建议
会史的编撰出版,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最终束之高阁。会史出版的意义在本书序言以及刚才的发言中已经着重阐述,我不再重复。如何最大限度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是我们下一步考虑的重点。在此我提两个建议。
一是内在发力,做出成效。通过学习创新,创造“两学一跟”的“武昌特色”,充实“武昌现象”。“学系列讲话、学优良作风,跟共产党奋进”,优良作风从哪里来?从身边来,从传统来。而《风雨同舟》所展现的正是“身边的传统”和“身边的作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对于普通会员而言,其实非常期待通过会史学习,寻找到自己在会中的定位、努力的方向以及学习的楷模。基层民建组织中,会员的大量优秀事迹由于其功勋并不十分“显赫”,往往最容易沉淀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恰恰是这些基层会员的优秀事迹,更接近广大会员,也更容易为会员所复制。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史料更有学习的价值。我建议,与“两学一跟”学习教育相结合,通过学习“身边的传统”“身边的作风”这一创新的方式,在会内开展学习武昌会史活动,将“两学一跟”做出“武昌特色”,从而进一步充实“武昌现象”。
二是外在推动,加大宣传。将“武昌特色”“武昌现象”上升为“武昌经验”甚至“民建经验”。《风雨同舟》本身就是武汉市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本区级民建组织会史,具有很强的引领示范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民建武昌区委将以此为抓手,结合“两学一跟”学习教育,做出“武昌特色”,充实“武昌现象”。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积极宣传,积极总结,将“武昌特色”“武昌现象”上升为“武昌经验”,向广大会员进行推广;甚至可以结合民建其他取得实效的创新性做法,进行总结凝练,形成“民建经验”,作为“两学一跟”学习教育的品牌,向全社会推荐。
五、一份期待
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因此,我期待着,民建人在今后的日子里,与中国共产党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共同书写更为伟大的篇章。
(作者系民建武汉市武昌区文教支部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