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武汉市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逐步完善,但面对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武汉市仍需进一步探索创新路径。
2025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上聚势突破,提升创新策源功能,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效,建设人才集聚高地,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月8日,武汉市政协委员、大唐互联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民建武汉经开区(汉南区)委员会副主委李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建议,武汉应制定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综合性指导政策,设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确保科技、产业、财政、金融等部门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紧密配合。同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创新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1世纪》:今年的武汉市两会,您重点关注了武汉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话题,这也是当前武汉的重要目标之一。过去,武汉曾面临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但核心支柱产业大而不强等问题,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要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武汉还需突破哪些难点堵点?
李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问题出在三个环节。科创的问题是“不好用”,产业的问题是“没用好”,过程的问题是培育和引导投入不足、市场机制不畅通,平台建设尤其是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滞后。
具体来说,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侧重理论研究,立项时不注重实际应用,导致成果实用性不足;同时,武汉在市场化管理机制方面力度不足,相关服务和市场氛围难以满足初创企业发展需求。人才方面,高校科研人员不了解市场需求,导致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且武汉吸引领军人才的能力有待提升。资金方面,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评价体系不合理,难以发挥引导扶持作用,使得不少创新项目因缺本地基金支持,转投其他创投活跃地区。
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有几大着力点:如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大对国家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力度,提升其创新与承载能力;加强协同合作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助力各方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深度协作;加强科技金融支撑,完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入场,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保障科创资金;完善成果转化服务,建立健全从概念验证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21世纪》:您的建议中多次强调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协同配合的重要性。目前,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创新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和障碍?应如何解决?
李军:目前面临三方面问题: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晰、协调机制不完善、考核评价不协同问题;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科技资源分散、资金投入碎片化问题;在信息沟通方面,信息壁垒明显,且政策宣传不到位。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缺乏系统筹划,政策目标不一致,且部门、区域、上下级之间存在分歧和博弈,同时,在政策执行环节,对政策理解和执行效率存在偏差。
应制定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综合性指导政策,明确各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设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确保科技、产业、财政、金融等部门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紧密配合,避免政策冲突与脱节。例如,科技部门主导制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明确各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确保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全面支持;发改部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科技创新政策相衔接,确保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同步推进;经信部门协同制定政策,确保政策在工信领域的有效实施,促进产业创新与升级。
《21世纪》:武汉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突出“因地制宜”的导向?您认为武汉打造全国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有哪些关键抓手?
李军:突出“因地制宜”导向,需要依托科教人才资源、立足创新平台基础、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并充分借助武汉的区位交通优势,聚集吸引更多创新资源,推动新质生产力产品和服务的流通与应用。
当前,武汉应立足自身产业优势,聚焦数据要素、人工智能、低碳等数字经济趋势,以耐心和定力做好培育、优化资源配置,定能实现突破。
具体来看,需要强化科技创新,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投入,争取更多“从0到1”的突破。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同时布局未来产业。优化创新生态,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辐射全国的技术交易大市场,健全多元化科技成果市场交易定价模式。加强人才引育,推行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团队,重视本地人才培养,造就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提升金融支撑,加大政府对新质生产力的引导基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质生产力项目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新质生产力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加强应用场景创新体系建设
《21世纪》:您在建议中强调了应用场景创新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武汉应用场景创新体系建设处于怎样的水平?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军:武汉在应用场景创新方面较为积极,但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创新场景”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整体来看,武汉在场景创新工作中属于特定领域系统推进的城市,与北京、上海等全市统筹、系统推进相比,缺乏全市层面的场景专项实施方案。同时,武汉对于数据要素在产业集群中的场景支持数量和力度还不够,且行业头部标杆不多。未来,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因此,武汉应借助工业(产业)互联网、工业行业大模型、开源社区等基础设施,打通面向产业集群的数据要素应用场景。
《21世纪》:您认为哪些领域的应用场景在武汉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应如何推动标志性的应用场景在武汉示范落地?
李军:还是要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如汽车、光电子、钢铁冶金、大交通(多式联运)枢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结合科教优势,与3S、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北斗产业优势企业深度融合,筑牢第一堡垒;同时,推动“光芯屏端网”等新兴行业立足于“用”,与武汉市千行百业尤其是传统优势产业融合,打造第二梯队;并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电竞电商)、低空经济、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前沿行业成立引进天使基金,广泛开展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为未来产业的培育壮大提供土壤。
《21世纪》:武汉应如何以应用场景创新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李军:首先,应构建应用场景创新体系,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建立应用场景创新资源库,助力科技创新实践,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
其次,推动应用场景示范工程,于重点行业、关键领域落地,通过实践验证科技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示范工程应注重实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同时,强化应用场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对应用场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创新主体场景设计、实施和评估能力;加强应用场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如大数据中心、智能测试平台等,为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促进应用场景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应用场景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进入市场,加强应用场景创新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